偏偏傅问舟残废了,他心有怨恨却不能发作。
周礼安又因此患上心疾,性情大变,嗜酒残暴,亦是他之痛,因此多少是偏袒了些。
可周礼安太过得寸进尺,再不敲打,就真要毁了。
周济民心思百转千回,怒火渐渐熄灭,只剩一声无奈长叹。
“你自己看看,弹劾你的奏本,都能将朕给埋了!”
“赈灾的银两你敢贪,良家妇女你敢抢,文武百官你敢欺……还有什么是你不敢做的?”
“再纵容你下去,你是不是就要弑君夺位了!”
最后这句说出口时,周济民自己都感觉到了杀意。
“父皇息怒,儿臣不敢!”
安王瑟瑟发抖,宿醉后的脑子,至今也未能将整件事串联起来。
温书妍那贱人做了什么,傅问舟又做了什么?
怎么就把事情搞成这样了?
第52章警醒
周济民怒火升上来又压下去,“傅问舟无论如何你不能动,他只能自己死,你可明白?”
且不谈恩仇,能在过年这样的欢庆日子里,一本本的弹劾奏折递到他跟前来,足已说明傅问舟的光耀还未散去。
他在文臣武将心中,依然有一席之地。
在百姓眼里,更是圣名久在。
就连向来远离朝事纷争的虞博士,都打着替往日门生叫屈的理由来理论……
背地里,不知还有多少双眼睛在看护着傅问舟。
偏偏人家为人低调,甘愿以弱者自居。
一个将死之人,被逼离家,这是多么惨无人道的一件事!
真相内情究竟如何重要吗?
众口悠悠,只会越描越黑。
是以,周礼安心里的屈辱只能自己咽下。
就连他这个帝王,也不能随便将这根刺拔掉。
安王:“儿臣明白。”
若不是有所顾忌,他早就……
实则,安王心里还有一层更深的顾虑,当年他被俘虏,是有内情的,这个内情若是让世人知晓,他将万劫不复……但他不确定傅问舟是否知晓。
这些年,他明里暗里地挑衅逼迫,有试探的成分。
但这个度确实不好把握。
逼狠了怕被傅问舟反杀,不逼自己又日日惶恐,愤怒,煎熬。
只有听到傅问舟过得不好,他心里才会得到些许平衡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