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众人都出来了,出门坐车的时候,苏菲的眼光偶然在影壁上一停留,却意外的发现那影壁里侧不起眼的灰墙上写着几行横行的文字,她的心一跳,走近仔细看,居然是久违了的英文!
苏菲默读着那几行文字,心里计较着它的含义。其他几个人也都围过来看,老十先就嚷嚷:“这是画的什么劳什子呀?沟沟垭垭的?”老九看来一向对西学感兴趣,便准确的下了判断:“这是英吉利文,我在上书房见到使节递上的国书就是这种文字。”十四福晋只对十四感兴趣,而十四的眼光总胶着在苏菲身上,因此十四福晋便问苏菲:“秀嫂子看得这么仔细,可是能看懂这文字?”
苏菲便笑道:“我连汉字都认不满筐的,怎么会认识什么英吉利文?只是觉得这字有趣,咱们都是竖行的由右向左写,这倒像是横行的从左往右写的。”几个人都点头称是,旁边一直陪笑的方丈这时便说:“诸位施主,这是住在山下的一个洋和尚写的,他曾把译文写下来过,贫僧这就去取。”
老和尚手脚还算麻利,转瞬间就拿着一张发黄的薛涛笺回来,十爷一把捞在手里,大声的读了出来:
“最寒冷的地方有温暖,
最温暖的地方有严寒,
有冰雪的地方有生长,
近太阳的地方最荒凉。”
十爷说这是些什么屁话,自相矛盾,倒让大家耽搁了这么长时间;八爷没说话,苏菲想也许他对这句子的感触最深;九爷却细问寺里的和尚那洋人的来龙去脉,原来是个虔诚的传教士,独自一人住在山下荒弃的草庵里;四爷瞥一眼九爷,露出了一丝讽刺的冷笑,苏菲不禁打了个冷战。
回去的车里,苏菲有些昏昏欲睡,便倚靠着四爷的肩膀,想舒舒服服的打个盹,四爷便侧过身子,将她拥到怀里,苏菲舒坦的叹了一口气,正想去跟周公约会,却听到耳边四爷压低着声音说:“以后不许那么盯着别的男人看!”
苏菲有一阵没有反应过来,想了一想,才撅着嘴负气道:“我是在看那碗一品豆腐呢,可惜还是没有吃到嘴。”四爷便无声的笑了。
回到别业,天色已晚,此时进城肯定来不及了,四爷就决定再住一个晚上。就着朦胧的暮色,苏菲与四爷赏了一阵阶前的芍药花,四爷来了兴致,回到屋里,就命铺纸磨墨,写了一首小诗送给苏菲:长夏初临芍药开,熏风拂席送香来。仙姿绰约翻红袖,月影婆娑照绿杯。
字迹潇洒飘逸,确实写得好。苏菲觉得这诗太香艳了些,不过还是很高兴,让春草拿出去请人好好装裱。第二天一早便一起回府了。
府里还是老样子,四平八稳、严整有序。四爷一回来,就好像也变回了原来那个冷峻森严的四爷。福晋还是那么忙碌,耿氏还是那么淡泊,李氏还是那么琐碎,年氏还是那么骄纵,她的父兄的官职越来越高,她的气焰也比先见长。总之,整个王府还是跟以前一样沉闷。
好在苏菲自有乐趣,光是看着身边的孩子们长大就趣味无穷。弘昼最高兴苏菲回来,虽然已经八岁了,还是过来偎着撒娇:“额娘,我想你了。”阿满如今是弘昼的小尾巴,有样学样的也偎过来:“额娘,我也想你了。”苏菲真的有当娘的感觉了。可惜的是,她这个当娘的,在管事嬷嬷们的眼里是很不称职的。更多的时候,她只是孩子们的玩伴,偶尔也扮演保护伞的角色,那是弘昼又闯祸的时候。不过,说来奇怪,四爷对谁都苛刻,惟独对这个小儿子,很是包容爱护,每每都是呵斥两句也就罢了,若是换成别的子侄,少不得皮肉之苦。
已经十二岁了的弘时,虽说他额娘李氏会不高兴,他也常常随弟弟来苏菲院里,苏菲待他们兄弟都无别意,然而弘时这孩子却很是孤僻,来了也只是站在旁边,看弟妹们玩,让苏菲搞他不懂。然而不论是弘时,还是弘昼,都很少有时间待在内宅里,因为他们作为皇家的嫡系子孙,必须入宗学读书,每日黎明即起,仆役小厮们簇拥着出去,傍晚方回,还有不少功课要完成,背背写写往往二更了才得睡下。除了宗学的功课,还有他们的阿玛会不时考察,其严厉程度比先生们的戒尺还有说服力,因此,不论哪个孩子,都可以说是在埋头苦读。
阿满刚刚四岁,居然也有教养嬷嬷来教她礼节、认字和音律。嬷嬷来请教苏菲该教给小格格哪种乐器时,苏菲想了半天还是不得要领,因为她自己是琴棋书画样样不通的,便很虚心的请教嬷嬷这道多项选择题都有哪些选项。那嬷嬷随口就列举出古琴、古筝、琵琶、阮、箫、笛、笙等,苏菲越发不能决断,只是想起在哪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便随口说道:“就学琴吧。”于是阿满每天上午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学琴。
第一天上课,苏菲旁听,才发现,人小琴长,阿满的小手甚至连七根琴弦还抚不过来,苏菲让嬷嬷给阿满准备一张小号的琴,嬷嬷半天才弄明白苏菲的意思,严肃的为苏菲普及最基本的乐器知识:“禀秀福晋,这瑶琴身长三尺六寸五分,合着一周天365度之数,是不能随意改动的。其全身与凤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分别称为岳山、龙池、凤沼、承露、焦尾、雁足,象征天地万象;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琴音官、商、角、徵、羽象征君、臣、民、事、物;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象征天、地、人之和合:都是一寸一分不能有差池的。”听得苏菲直翻白眼,若不是四爷碰巧过来,险些就下令将学古琴改了学二胡,免得孩子学个琴还得与天地人和相通。
四爷于音律无所不通,但都不痴迷,不过他却建议苏菲无事时学学,说是可以修身养性,苏菲心里想恐怕是看自己太闲,给自己找点事儿干。然而没隔几天,四爷就送来一张古琴,只看嬷嬷那惊艳的眼神,苏菲就知道定然是名贵非常。那琴名“九霄环佩”,琴背有几处冰裂断纹,看来就是年代久远的物件,而品相完好,音色沉厚又不失透澈,苏菲便看在这张琴的面子上学起琴来。
弹琴入门其实不难,苏菲没有几天就弄明白了: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七个。演奏技法繁多,右手有托、擘、抹、挑、勾、剔、打、摘、轮、拨刺、撮、滚拂等;左手有吟、猱,绰、注、撞、进复、退复、起等……说起来复杂,其实不难掌握,起码苏菲领悟得比阿满快得多,没多少天就可以将《梅花三弄》弹奏下来。
苏菲很得意,弹奏给身边的人听,春草等人全都赞不绝口,对苏菲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有教琴的嬷嬷缄口不言。苏菲很想弹给四爷听听,不过她有些心虚,便想先请懂行的人品赏一番。
十三爷精通音律,是大家有口皆碑的,所以有一天十三过府的时候,苏菲就派弘昼请他过来听琴。十三一脸疑惑的过来,听苏菲丁丁冬冬了一番之后,支吾了两句“音色清越,是张好琴”,就忙不迭的溜了。苏菲颇有些受挫感,弘昼便建议请他的三哥弘时来品评一番。弘时书读得不如两个弟弟,在音律上却颇有建树,吹得一口好箫,苏菲当下又鼓起了兴致。
弘时到底年纪小,没有他十三叔含蓄,听完苏菲的《梅花三弄》之后,很诚恳的问了两个问题:“姨娘,您弹的这是什么曲子?是您自己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