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咪崔父都有二两,高兴的话都说不清,也不敢多嘴说不要,怕惹了老板不高兴——刚崔大宝都说了,被训了呢。
等拿了银钱,出了堂屋门到院子里。
皇甫铁牛给大家发年货,“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要是拿不下,灶屋里有背篓,先装着回去。”
崔父崔大宝两人得了一大筐。
鸡鸭猪肉花生瓜子糖点心,我的天呐,这年货比他家买的还要好,点心还是祥宝斋的老牌子了。
西市有两家大点心铺,一家祥宝斋,一家全兴斋。汤显灵当时置办年货,先进的全兴斋,这家位置要好一些,结果看到了他家月饼改良版,店里伙计说是:最新出的新鲜口味花样子卖的可好了。
汤显灵一尝,当即是哼哼哼。
转头买了祥宝斋。
汤老板有时候也会很‘小气’的。铁牛看的没忍住,摸了摸夫郎的脸颊,夫郎气鼓鼓的也可爱,脸上都肉嘟嘟的。
“等等,我师父大师兄来了。”小咪面对满满当当年货不好意思说。
汤显灵:?
“你师父师兄来了,也不进来坐坐?快去喊,进来坐坐喝杯热茶。”这小咪。
田厨子这人也有意思,说是以后不偷师,现在连门都不进了,这就叫避嫌!
小咪红着脸不好意思却高高兴兴往院门去,喊:师父师兄,老板喊你们进去坐会呢,老板还给我发了年货,可多了,拿不下。
“你这孩子,咋说了。”田厨子训徒弟。
小咪:“我拿不下,师父,老板还给我发了二两银子。”
“小声些。”
“哦哦。”挨了训得小咪也高兴。
太高兴了,过年真好。
田厨子和大圆进了院子,临近新年,大家都是笑呵呵的,一通寒暄,田厨子大圆见小咪的年礼,田厨子喊大圆帮忙拿,又感叹:“不怪我那徒弟浮躁没见识,这般好的东家我也是头一次见。”
汤老板骄傲挺胸:听听,这就是高级夸赞!
“好说好说,小咪干的活也好,都是你教的好,我捡了现成的用。”汤老板回敬回去。
他,真是一个,成熟的大人啊!
当日,巷子里邻里都瞧见了,汤家馆子员工从汤家出来,拿的可是大包小包,听说还发了年货,鸡鸭肉之类的。
陈巧莲听的心动,“昨个儿就见铁牛和五哥儿驾车出去,回来拉了一车,原来是给帮忙干活的发年货啊,真是大方。”
“我瞅着败家了些。”卢父说。
给外人干活的发这么些干什么,汤家开的工钱也不低,还给发这些,把人心养大了,回头那些干活的不好好干要偷懒。
这话其实有点道理,有些人不懂感恩没良心,觉得老板手松待人宽厚,久而久之确实是有偷懒的小人,但汤家工人都是汤老板把关,磨合了大半年的,脾性汤老板知晓,二则嘛,在过去干活中,汤老板其实也很硬的。
不算是一味的老好人。
就是年过百半的崔父,被汤老板教的像个青瓜蛋子似得听话。
陈巧莲有点动心,主要是汤家给的太多太好了,“我还听见,好像还发了银钱,那个小咪,发了二两呢。”
“?你是说工钱?他家压了工钱到了过年发?”卢父问。
卢三娘闻言摇头,她虽是不知道娘说的是啥,但很肯定说:“五哥才不压工钱呢。”
陈巧莲知道男人误会去了,她早上乍一听也懵了,此时解释说:“不是工钱,好像是过年特意发的钱,汤家员工都有呢,你说工钱外,过年还给发二两。”
这可多了,顶上四个月工钱了。
这一下卢父也懵了,发这般多,又是肉糖点心,还额外发二两?
“早知道,二郎不去医馆,在隔壁也好。”陈巧莲动了这个心思,一旦动起来就有些刹不住,不由念叨:“你看在隔壁,离家里也近,那边干活也不累,五哥儿和嫂子都是厚道人,咱们两家邻里这么多年,嫂子也是看着二郎长大的……”
说起来,干嘛白费钱送二郎去医馆。
卢父听了,在心里想了一通,确实是不错,“但谁知道以后的事,那会汤家还不是现在这样,老汤我知道,跟着咱家起了间隙,为人又省,哪里会招外人,定会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