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至终,错的人只是我罢了,我轻信了他们对我的感情,败于‘爱’之下,我轻易地原谅了他们,因为,将我儿子推向刑场的真正的刽子手,是我自己。”
“所以,该赎罪的人是我,该死的人也是我。”
祝玉寒不可置信地看着这封遗言信,他不敢相信,原来韩雯娜早就知道是谁害死了同自己相依为命的儿子,但最终,她选择了原谅他们。
因为她是一名人民教师,所以道德制高下的“理应”,要为这三尺讲台奉献自己短暂且悲凉的一生。
而最终换来的,却是背叛与嘲笑。
“你知道么,我姐姐在临死前,一个字也没有提我。”韩廉娜向前探了探身子,浅色的瞳仁如同当日见到姐姐的尸体那般,震颤。
“我是个孤儿,但我从来没有觉得我缺失了什么,因为我有她。”韩廉娜说着,纤细的手抵着额头,低低发笑,“但是,我现在,一无所有了——”
笑着笑着,眼泪划过脸颊,落在冰冷的桌子上。
“当我设计杀死了那些凶手之后,我以为我会稍微痛快一点,但后来我发现,欣慰是一时的,愉悦是一时的,到头来,那些惨死的凶手,即使是我亲眼看着他们互相残害而死,却还是缓解不了我的痛处。”
“我还想过要杀更多人,他们的父母,他们的亲戚朋友,我想让他们体会和我一样的痛苦,因为我原谅不了他们,到死也不会。”
韩廉娜为了看看姐姐,买了回国的轮渡,五六年没有回过家了,想象着与姐姐再次相见时感人肺腑的画面,她鼻子都跟着酸酸的。
然而,打开门,尸体的腐臭,犹如落雷劈下,让自己在一瞬间动弹不得。
她不停地喊,不停地哭,回应她的,却只有诡秘的寂静。
复仇,成了她唯一的人生信条。
她同丈夫火速离婚,经过数天的走访调查,最终将杀戮场定在了这座荒山。
接下来,什么也不用做,只要静候他们的到来,看着他们因恐惧绝望与互相猜疑,到最后,无一生还。
这是短暂时间里,唯一能带给她安慰的事。
结案后,警方在网上公布了案件进展,一经发布,底下评论迅速发酵,但大多数人还是站在韩廉娜的一边,一个孤儿,从小受尽欺凌,真的是苟且偷生地长大了,日子终于慢慢变好,但却因为几个学生的歹念毁了她的一生,毁了两个家庭,繁琐的上诉过程,甚至是有可能因为他们是未成年人而逃过一劫,因此,她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复仇,所以,有错么?
于情,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于理,罔顾法律大错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