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这群勋贵武将们争先恐后的表示捐款时,
朱棣老爷子龙颜大悦:
“好,都是好样的。”
“咱们君臣一心,共同对抗天灾,朕相信,人心齐,泰山移;咱爷们齐心,定能胜天!”
朱瞻基走到朱棣身边,朗声道:
“皇爷爷,臣也有本奏。”
“哦,你想说啥?”
朱棣微笑着问道:
“皇爷爷,英雄慈善基金会的钱,是专门为伤残退伍老兵,烈士家属等准备的;所以不能动;”
朱瞻基刚才听到有人私下议论,提及英雄慈善基金会,所以率先发话,把这个想法扼杀在摇篮。
英雄慈善基金会,确实有不少银子,但都是民间筹集的;
如果被官方借走,赈济河南,则极有可能有借无还。
尤其是在朱棣老爷子的认知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整个大明的,都是他的;
他可以为所欲为。
但朱棣老爷子,对他的兵,尤其是伤残退伍老兵,是真好。
以前没有银子,就算好,也只能嘴上好;
现在大孙子整了个英雄慈善基金会,办他解决了这个天大的难题,他自然会格外珍惜。
所以朱棣也开口道:
“谁都不能打英雄慈善基金会的主意!”
一锤定音!
“但,臣想发动金陵城的富商巨贾,绅士豪强们捐款,捐粮,捐物。”
朱瞻基再次朗声说道。
“太孙,富商巨贾,绅士豪强们向来吝啬,你想让他们捐款,捐粮,捐物,恐怕比登天还难吧。”
黄淮站出来,疑问道。
其实也不能怪黄淮有此疑问,因为在真个大明朝,他们这帮读书人,压根就瞧不起做生意的。
甚至就连朱棣、朱高炽等,也会对做生意的低看一眼。
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之阶级说,商就是商人,地位最低。
大明时期,商人的地位,格外的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要有利可图,富商巨贾,绅士豪强们会蜂拥而至,争相捐款、捐粮、捐物。”
朱瞻基神秘一笑,说道。
“话虽如此,可你拿什么,让他们觉得捐了款,还能有利可图?”
胡俨疑惑的问道。
“胡大人,您可知,商人巨贾,缺啥?”
朱瞻基依旧神秘一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