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只包围了大津城的北、东两个方向,显然是以这两处作为主攻方向。
因此,在战端开启的刻下,大津城呈现出分裂般的反差——西、南方一片静好,东、北方炮火连天!
藏身于掩体内的将士们,苦苦忍受着内脏的颠颤,以及耳膜的刺痛。
此时此刻,他们直感觉自己像是置身于海面之上,脚下不再是平整的大地,而是滚动的波涛!直晃得眼前发花,脑袋发晕!
就在这时,刚刚还响个没完的敌方炮声忽地停了,只剩己方的炮击仍在持续。
感受着这突如其来的寂静,掩体内的将士们扬起情绪各异的视线,面面相觑。
“敌军的炮击停了?”
“是啊……敌军的炮击停了,正戏该开始了!”
“快出去!上城墙!敌军就要过来了!”
“训练时是怎么做的,你们上城墙后就怎么做!”
指挥官们卖力地摇着手臂,指示部下们离开掩体,准备迎敌。
掩体内的士兵们鱼贯而出,急匆匆地赶赴墙头。
在登上城墙后,他们无不被眼前的光景所震撼到——只见城墙不复先前的完好。
抬眼望去,墙头的地面变得坑坑洼洼的,砖石碎片洒得到处都是,几无落脚之处,空气中充满火药的辛辣味。
因为是棱堡构式,所以大津城的城墙低矮、厚重且呈斜面状,使得炮弹易被斜面弹开或吸收其冲击力,大大提高了防御力。
可饶是如此,大津城的城墙依然被炸成这副样子……
此景此幕,令得将士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相同的疑问——像刚才那样猛烈的炮轰,我们的城墙还能阻挡几回?
在心生疑虑的同时,他们不免感到几分庆幸——幸好仁王大人高瞻远瞩,将大津城营建为先进的棱堡。
假使大津城是像江户城、大坂城那样的传统城堡,绝对抵挡不住英军的炮火!
震愕归震愕,将士们眼下已完全顾不上残破的城墙——向城外望去,无数敌兵扛着长梯,乌泱泱地杀奔而来!
大津城的城墙高度在8米左右,随便架起一张长梯,就能轻松翻越过去。
当前来袭的这批敌兵并非高眉深目的西洋人,全是亚洲人的面孔——是“北幕军”的士兵。
“看呐!敌军来送死了!还不快成全他们!”
井上源三郎的声音传遍墙头。
紧接着,便听“噌”的一声,他猛地拔刀在手。
“架枪!”
咔擦!咔擦!咔嚓!咔嚓!咔嚓!
伴随着金属碰撞的铿锵声响,六番队的队士们抵近墙垛,架起火枪,黑洞洞的枪口瞄准城外的逐渐逼近的敌兵。
冷不丁的——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英军的炮击又来了!
难以计数的炮弹狠狠砸在城墙内外。
井上源三郎下意识地以手遮面,防止尘烟钻入口鼻。
他很幸运,炮弹没有落在他身边。像他这样的幸运儿,仅仅只是披了不少烟尘。
至于遭受炮弹直击的倒霉蛋……他们的残破尸体飞到半空中,拉出一串串血珠,然后划着抛物线直坠而下。
骤然再临的英军炮火,令得墙头上瞬间大乱。
新选组的将士们倒还好,因为早就习惯了战场,所以在经历短暂的惊惶后便恢复冷静,坚守各自的战位不动。
反观民兵们,则是彻底慌了手脚。
乱叫的、乱跑的、乱挥武器的……怎一个“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