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越是靠近吴周的地界,这个趋势便越是明显。
&esp;&esp;约翰忍不住好奇,路上拦住了一个难民开口询问。
&esp;&esp;“你们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往吴周的控制区去?”
&esp;&esp;……
&esp;&esp;难民为什么要向着吴周的控制区迁徙?
&esp;&esp;答案很简单!
&esp;&esp;迁徙到吴周的控制区去,能让他们活下来。
&esp;&esp;而吴周的控制区能让难民活下来的原因,则在于吴三桂在确信战事暂时不会爆发之后,让负责民政的吴应雄组织了施粥救济。
&esp;&esp;而之所以要施粥,原因也很简单!
&esp;&esp;一是吴周现在不缺粮食。
&esp;&esp;吴应麒带兵几乎洗掠了整个恒河大平原,缴获的粮食不计其数。
&esp;&esp;而吴周自己的人口总共也就大几十万,哪怕是再加上那些需要养活的牛马牲畜,他们的粮食也是有很大空余的。
&esp;&esp;与其让这些粮食在仓库里堆放着,等着腐烂。
&esp;&esp;倒不如拿出来救济难民!
&esp;&esp;不出吴三桂所料,吴周这么一施粥,确实是为他们争取到了很大的民心。
&esp;&esp;原本地方上对吴周统治的抗拒,也是变小了不少。
&esp;&esp;当然了,之所以拿粮食施粥救济,吴三桂可不只是为了所谓的民心。
&esp;&esp;他吴三桂的粮食也是底下的将士们辛辛苦苦抢来的,而不是大风刮来的,怎么可能让一群阿三白吃。
&esp;&esp;这些难民在吃完他吴三桂的粮食之后,也就算是把人卖给他吴三桂,别想走了。
&esp;&esp;这些难民里的青壮会被拉去军屯,种地的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做好随时补充军队战损的准备。
&esp;&esp;次一批的青壮会被拉去屯田,在种地的同时,也要参与吴周对地方的城池营寨的修建工程。
&esp;&esp;吴周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不出问题,现在正在大规模的修建防线,以备莫卧儿帝国的反扑。
&esp;&esp;吴三桂甚至还想要再次创造一条关宁锦防线!
&esp;&esp;再次一些的青壮,包括一些女人在内,则是会被吴三桂打包买给大明。
&esp;&esp;对于劳动力,尤其是适龄的可以生育的女人,大明那边可是有多少要多少的。
&esp;&esp;吴三桂准备要拿这些人口,去向大明换取军火弹药……
&esp;&esp;小算盘打的啪啪响。
&esp;&esp;但是,不管怎么说,吴三桂施粥是真的,让大量在战乱之后,马上就要饿死的难民活下来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