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王妃在招呼宾客,这边派了乔女官盯着。听乔女官说完,温宁不吭声了,又给了花朝一个自行体会的眼神,花朝暗暗咬牙,心道成婚真是不容易。
好不容易上完妆,也不敢吃什么汤汤水水的东西,就用了点干果点心。九月底的天了,早就不热了,温宁却拿遮面的羽扇不停的扇着。明知道她心里不平静,可到了临上花轿,真也说不出什么更新鲜的话来,花朝也就只是陪着吧。
好在倒也没多久,外头就说董家迎亲的队伍来了,被挡在大门口呢,还说平王世子那里出了些好生刁难的题目,从文到武,竟然还有算术和易经里的,总共九题,号称凑了个久久天长的意思。好在董家也是有备而来,除了那个易经里的是拿红包买过关的,其他真都答出来了,到底是世家子第,多是被科考磨砺过的,功课底子扎实。
听外头的热闹,温宁倒瞬间不紧张了,笑道:“顾雅正也不怕以后被找补回来?”
明明有点尴尬的花朝,立刻回道:“哼,那姐姐是心疼姐夫喽?”
花朝说完,温宁和她俱都笑了。
紧接着外头又进来一丫鬟,拿了烫金红底的帖子,一看就是催妆诗来了。温宁的脸比刚才擦了胭脂的时候更红了。
“我看看姐夫这催妆诗写的如何?”
花朝凑到温宁跟前去,假装要偷瞄,温宁却把帖子捂到胸前,白了花朝一眼,哼道:“你好意思吗?”
原本催妆诗是要新郎当众念出来的,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新郎新娘间的小情趣,也是为了显得新娘子矜贵,要新娘看过觉得满意了,再拿到外头念。
花朝当然也只是说说,捂着嘴偷笑,避到一边去了。
自然,催妆诗是满意的,温宁看完让送到外头去,过会儿子便隐约听到了鞭炮声。
姑娘出嫁,喜炮三响,一响为催妆,二响即出阁,三响别父母。
果不多时,听着鞭炮声停了,喜娘就来请了。
温宁深吸了口气,微笑起身,羽扇遮面,待丫鬟们铺展了裙摆,一左一右扶着出门。花朝急上前一步,喊了声“姐姐”,温宁也不得回头。
姊妹送嫁,吉言有赠。
“天佑吾姊,和美幸福。福佑吾姊,吉祥安康。妹愿吾姊,但随心意。”
最后一句是花朝自己加的,大婚之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可花朝就是想让温宁知道,不管日后如何,依随本心就好。
却见凤冠轻点了下,温宁跨出门去。这一步出去,芳华十七载便成了忆往昔。
前头似乎算好了时间,喜炮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