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词,三个音节,如同斧钺的节奏。
当第一个音节从施里纳斯托口中吐出时,原本贴着甲板的剑尖猛然挑起,直指天空;当第二个音节落下时,巨剑划破空气,带出凌厉的破风声;而当第三个音节冷冷坠地时,邪教徒的脑袋应声飞起,利落地坠入翻滚的海浪之中。
“好手艺!”达克乌斯轻声赞叹,语气里透着几分真心的欣赏。
众所周知,砍头是一门技术活……
但眼前的这一刀,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荷斯剑圣们将邪教徒们的身体牢牢按在船舷围栏上,强硬得像是把邪教徒钉死在剁肉的案板上。颈项伸出船舷,脖子卡在扶手位,整个画面带着一种诡异的仪式感。
达克乌斯赞叹的原因,不仅是处刑的利落,还因为整个过程几近无声。没有刀锋切开血肉与脊椎的刺耳响动,更没有巨剑与扶手碰撞的金属错击。
施里纳斯托的手艺,丝毫不逊于哈尔·冈西侩子手,而打造巨剑的工匠手艺同样非常好。
脑袋在离体的瞬间,直接坠入海浪,被拍碎的浪花吞没,没有溅起半点污秽的痕迹。而鲜血才刚喷涌而出时,按着尸体的剑圣们便默契地抬起残躯,毫不犹豫地抛入海中。甲板与栏杆依旧干净,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施里纳斯托收剑,动作冷冽果决。完成处决后的他,缓缓回头,视线落在达克乌斯的身上。那一瞥中,既有报功的意味,也有……
知道魔剑士为什么看过来的达克乌斯,会心一笑,他抬起手,冲着施里纳斯托比了一个大拇指。
这并不是单纯的夸奖,而是一种认可。
施里纳斯托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那一抹冷冽的笑容掠过脸庞,随即转过身,不理会仍在发出嘶喊与诅咒的邪教徒们,动作干脆地动了起来。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第十个。
每一颗头颅落下,海水都会在短暂的瞬间翻起漩涡,仿佛大海本身也在吞咽这些污秽的灵魂。甲板上的空气随着鲜血的弥散而变得沉重,但剑圣们动作的冷静与熟练,又让整个处决场面呈现出一种残酷的仪式感。
当他正准备挥下巨剑砍第十一个的时候,芬雷尔叫住了他。短短几句低声的交流,他收起动作,点点头,将那柄滴血未沾的巨剑挂回背后的剑鞘里。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就此结束。
还有二十二个邪教徒,等待着他们的命运。
这些人是丽弗成功出使的战利品之一,她带回了四十二名邪教徒,作为收获的一部分。当然,与其他更为庞大且实用的战果相比,这些邪教徒更像是顺手带回的添头。
但达克乌斯偏偏擅长将添头发挥到极致的价值,他深谙权力运作与统治心理,也懂得震慑与思想必须齐头并进。
于是,他抽出其中十名,在伊莱斯忒港进行公开处决。
当然,并不是单纯的砍头了事,而是要在处决之前营造氛围,先热热场子。
宣传先行。
提前几天,城中张贴布告、悬挂标语,告知伊莱斯忒港的阿苏尔民众:不久之后,将有一场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正义审判。
等赫玛拉返回伊莱斯忒港之后,更是亲自主持协调和进一步的宣传工作。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参与、见证,这一日的工程甚至停工了一整个上午,相当于给了民众们一个假日。
于是,那天的伊莱斯忒港显得格外热闹。
街道上人声鼎沸,仿佛节庆,阿苏尔们带着好奇与期待成群结队地走向广场。这是难得的调剂,在紧张与压抑的氛围下,他们也需要这种释放,就像古老封建时代的人们,去菜市口看一场斩首,以此排遣郁结,寻找某种残酷的快感。
广场边缘,杜鲁奇士兵们维持着秩序,而阿苏尔民众或是驻足于宣传画廊中参观,或是聚精会神地聆听官员们慷慨激昂的演讲。
演讲的主题只有一个——邪教与混沌的危害。
演讲者声情并茂,渲染那些邪教徒在对永恒女王犯下的暴行,挑动听众的愤怒。
最讽刺的是,这些官员们胸口佩戴着的,却是阿萨提的徽记。
所以,在痛斥完邪教与混沌的邪恶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地引导民众如何『正确』地信仰阿萨提,告诉民众如何正确的区分阿萨提教派,哪些是官方机构,哪些邪教。
一套完整的逻辑链条,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植入阿苏尔的心中。
接下来,才是最『精彩』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