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投机分子世家的代表人物,也没必要留在世上。
10月17日,高欢立清河王世子、孝文帝元宏曾孙、11岁的元善见为帝,改年号为“天平”。后世称东魏孝静帝。
高欢请新主任命赵郡王元谌为大司马,咸阳王元坦为太尉,仪同三司高盛为司徒,高傲曹为司空。
10月底,宇文泰反扑,攻占潼关。
高欢考虑:自己不会离开晋阳。洛阳的地理位置距离西魏和南梁太近,一旦有变,自己来不及救援。
洛阳作为首都,很不安全。
于是,高欢下令迁都邺城。洛阳大部分人口也迁往邺城。
原司州改为洛州。任命尚书令元弼为洛州刺史,驻守洛阳。
然后,高欢命令左仆射司马子如、右仆射高隆之,侍中孙腾、高岳留在邺城辅政。
高欢留下世子、渤海王高澄在邺城,参与辅政。让左丞崔暹辅佐高澄。
高欢次子高洋被封太原公。高欢带着次子,还是回到并州,坐镇大本营晋阳。
东魏高欢的势力构成,包括元氏(拓跋氏)皇室宗族、六镇(怀朔镇为主)鲜卑族、部分尔朱氏旧部、河北汉族世家。
主要将领及文臣有:窦泰、高傲曹、侯景、斛律金、段荣、段韶、慕容绍宗、娄昭、彭乐、韩轨、蔡儁、刘贵、韩贤、斛律光、厍狄干、刘丰、魏兰根……等等。
……
长安城这边,宇文泰与冯翊公主完婚。
元修随即任命宇文泰为大丞相、大将军、驸马都尉。
军国大事完全由宇文泰操控。
不久,宇文泰感觉皇帝元修很不听话,二人之间产生矛盾。
10月15日,元修暴毙薨逝。
宇文泰扶持南阳王元宝炬登基。是为西魏文帝。
元宝炬世子元钦被立为太子。
斛思椿为太保,广平王元赞为司徒,广陵王元欣为太傅,万俟寿乐干为司空。
西魏宇文泰势力构成,包括元氏皇室宗族、六镇(武川镇为主)鲜卑族、关陇世家大族、西北地方部落首领。
主要将领及文臣有:
元欣、元钦、元赞、元育、元廓;
宇文导、宇文贵;
独孤信、杨忠、李虎、李弼、侯莫陈崇、赵贵、于谨、韦孝宽、王思政、长孙稚……等等。
*****
东、西魏局面形成后,宇文泰首先发难,进攻潼关。
潼关是关中的咽喉。如不能占据潼关,宇文泰根本无法睡着觉。
在西魏军拼死猛攻下,东魏潼关守军溃败。
东魏守将薛瑜被杀。军士被斩杀1000人,被掳走7000人。
西魏重新拥有潼关这座关键门户,还得到7000精兵。大胜。
夺回潼关后,534年底,独孤信和杨忠请求攻打荆州,得到宇文泰同意。
二人希望夺回荆州,为老板贺拔胜报仇。
二人开始时很顺利,干掉了荆州刺史辛纂,拿下荆州。
哪知二人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在高傲曹和侯景反扑下,二人的队伍被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最后,二人没有退路,只得带着少量人马逃往南梁,与老板贺拔胜在异国他乡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