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点:“……”
他知道,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数学直觉,自己在学其它学科时,偶尔也会有类似的直觉。
就像一个音乐天才能够在听到一段旋律后立刻分辨出它是否和谐。
颖儿这个数学天才在看到一组数据后,本能地感受到其中的某种模式或异常。
这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而是一种变态的敏感度。
齐点深吸一口气,意识到颖儿似乎能帮助自己找到突破口。
他登录上联盟内网,在人员管理系统上申请了一下工作,又给吴垠发了个邮件,取得同意。
从现在开始,他的工作就是从这些数据中找到规律。
做好这一切后,他对颖儿说道:“我继续出这些数据,如果你有类似的发现麻烦告诉我一下。”
“这可能会占用你的学习时间,但这对……”
齐点的话刚说一半,颖儿就很懂事地摇头道:
“一直都是我的学习时间,占用了老师你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能帮助到老师和研究部的各位老师,我也很高兴。”
“你这可是帮了大忙啊!”
在颖儿的帮助下,齐点对这些数据展开更细致的处理。
数据处理花了一个月时间,但这一个月的准备让齐点发现了足够的规律,可以开始准备建模了。
但建模过程中又遇到了问题,因为很多参数现在他们可以确认,但实际应用时根本没办法计算。
简单来说,需要用这个参数来计算一个数据,但是这个参数需要用这个数据来确认。
这就卡死了。
他陷入沉思。
颖儿在旁边继续盯着数据,她的眼睛在不同的数字组之间游移。
“老师。”
她又开口了。
“如果把这组数据开平方,然后和那组数据放到一起看,好像有点关系。”
齐点立刻调出数据,做了一个散点图。
两组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
“这就对了!”
他兴奋地一拍桌子。
“这一下就可以通过已知数据来确定未知参数了!”
他快速完善模型,然后用交叉验证的方法测试模型的预测能力。
准确率:32。9%
这个概率看起来很低,但对于启示计划的实验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出色的预测准确率了。
能有这个概率,说明不是纯靠巧合。
毕竟启示计划现在的实验准确率连1%都没有。
齐点没有停下来,继续优化模型。
他加入了一些非线性修正项,考虑了位点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又自己融合了两种算法来处理不确定性……
颖儿则继续在旁边观察数据,不时提出新的发现。
“这几个参数的二阶导数有共同的变化趋势。”
“这组数据的残差分布不是随机的,可能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