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之一道号称老饕,在酒之一道号称酒鬼。
在政治上,重用名门世家,能消除偏见,调和矛盾,长袖善舞,让各方势力满意。
在经济上,大力发展经济,注重民生休养生息,从来不乱发徭役。
尊重商人的地位,保护商人的权益。
对待各种宗教也非常平和。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携弟子修道于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为成都道教之始。
主公和五斗米教关系密切,对于弥合民族和宗教的矛盾,得心应手。
但有一点,胆小如鼠,优柔寡断,毫无开疆拓土,争夺天下之心。
他只想苟在益州这片富庶的土地过自己的富裕日子。
即使益州是天下闻名的强州,也不愿意出川争夺天下。
刘玉在其他方面越优秀,荀川心中越难过,在一旁自斟自饮,闷闷不乐。
他出身颍川荀氏,颇有城府,能忍住自己的情绪。
席间有人忍耐不住,有一位白衣胜雪,身形颀长的世家子弟愤然大叫道: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岂能偏安一隅,研究什么食之一道,满足自己的口舌之欲?”
“岂不知鼋羹染指,子公祸速。羊羹不遍,华元败衄?”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鼋羹染指,子公祸速,这个故事出自《左传》。
宣公四年,楚国人进献给郑灵公一只鼋,郑灵公做成了鼋羹。
公子宋(子公)和子家恰巧要求见郑灵公,每到宅邸之时,公子宋的食指突突乱颤。
子家奇之,公子宋对他说:“我这人有一个特异功能,食指一动,就能吃到好吃的。”
子家不信,就和公子宋打赌,进入府邸之中,果然见锅里炖着鼋羹,奇香无比。
两个人相视一笑,郑灵公问他俩为何笑,子家将此事一说。
分鼋羹之时,郑灵公下令,就是不把鼋羹分给公子宋。
公子宋勃然大怒,走到炖鼋羹的大鼎前,用手指蘸着鼋羹嗦了一口,尝到了鼋羹。
郑灵公大怒,想要杀了公子宋。
公子宋和子家联合起来,率先谋反,先杀了郑灵公。
郑国大乱,公子宋最终也被杀,暴尸于朝。
这是历史上着名的典故,一锅王八汤(鼋羹)引发的血案。
成语食指大动,染指于鼎皆出自这个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