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四维属性重新平衡的瞬间,慕北那维持了三个世界进度的奇异身体形态终于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那两个一直在慕北身侧滚动的巨大辅助轮,它们停止了旋转,开始缓缓向主体靠拢。在接触到直径500米的球形主体时,轮状结构开始解体,骨质与血肉重新流淌,与主体融为一体。
在身体重构的过程中,慕北的意识中闪过一个念头——要不要趁这个机会,将自己重新塑造成人形?
但这个想法仅仅持续了不到0。01毫秒就被慕北彻底否决了。
因为慕北很清楚,对于自己这样的超巨型生物来说,人形绝对是最愚蠢的选择,这种设计存在着三个致命缺陷:
第一,重心过高导致的结构不稳定。
人形的重心位置大约在身高的55-60%处,如果慕北采用500米高的人形,重心就会位于275-300米的高度。
这样的高重心意味着任何轻微的倾斜都会产生巨大的倾覆力矩,而任何外力冲击——
哪怕只是一阵强风,都会在如此高的重心作用下被无限放大,导致保持平衡的难度暴增。
第二,支撑面积严重不足。
人形仅靠两条腿支撑,即使每条腿的"脚掌"面积达到20米x10米,总支撑面积也只有400平方米。
而慕北的质量高达1。087x10^18吨,这意味着对地面压强会最少都有2。7x10^15帕斯卡——
这个数值远超任何7阶原生世界的地面强度,足以明显阻碍慕北在任务世界中的正常行动!
第三,人形结构应力集中的致命问题。膝盖、腰部、脚踝等关节将承受全身的恐怖重量。
根据材料力学中的平方-立方定律:
当生物体尺寸放大1000倍时,重量会增加10^9倍,但骨骼的截面积只增加10^6倍,这意味着单位面积承受的应力会增加1000倍。
即使是慕北拥有超越常理的身体强度,也不愿意去承受如此集中的应力。
所以,在慕北的意志之下,ta的血肉与骨骼开始按照绝非人形的蓝图重构:
原本直径500米的球形主体开始发生剧烈形变。
下半部分不断向外扩张,同时向四周延伸出无数条粗壮的触须。这些触须每一条都有十几米的直径,如同巨型的支撑柱,可以撑住慕北的身体。
触须的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从最初的几十条,到数百条,最终稳定在一千二百多条。
它们并非随意分布,而是按照最优化的力学原理精确排列,形成一个直径约1800米的巨大支撑网络,可以将慕北的恐怖质量均匀分散到广阔的区域。
在这片触须森林的支撑下,慕北的主体部分开始重新塑型——原本的球形结构逐渐收束上提,形成一个底部直径600米、高度约600米的巨大血肉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