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汐小筑,后院。
晨光穿透薄雾,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云清月手持一柄寻常青钢长剑,剑尖微颤,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
她的对面,杨柳静立,手中仅握着一根新折的翠绿柳枝,柳叶鲜嫩,仿佛还带着几滴露水。
“意守丹田,气贯剑尖。你的‘新芽初绽’,徒具其形,未得其神。”
杨柳的声音清冷,如同山涧寒泉,“出剑之时,心中当存一念生机,如春芽破土,锐不可当,而非一味追求速度。”
话音未落,云清月只觉眼前一花,那根柳枝已如鬼魅般点向她虎口边上的合谷穴。
她急忙变招,剑势回转,欲以“回风拂柳”化解。
然而柳枝轻盈一绕,仿佛不受力般,绕过剑锋,再次精准地点在她手肘小海穴之上。
“嘶——!”
云清月倒抽一口冷气,整条手臂瞬间酸麻,长剑险些脱手。
“柔非无力,韧不可折。你的‘回风’太过刻意,失了柳枝随风的自然之意。”
杨柳收回柳枝,语气平淡,“再来。”
云清月咬紧下唇,甩了甩发麻的手臂,重新凝神静气。
这三日,她几乎是在杨柳的“敲打”下度过的。
每一次对练,身上都会添上几道柳枝留下的红痕,虽不伤及根本,但疼痛却是实打实的。
起初她还有些委屈,但渐渐地,她明白了杨柳的用意。
但。。。每一次疼痛,都伴随着对剑诀更深的理解;每一次失败,都让她看清自己的不足。
女子闭上眼,回想杨柳演示剑诀时的姿态。
那并非简单的招式演练,而是一种与剑、与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意境。
她尝试放空思绪,不再刻意追求招式的完美无瑕,而是感受着拂过面颊的春日微风,听着远处隐约的雀鸟啼鸣,将自己想象成风中一缕柔韧的飘絮。
再次睁眼,她眼神变得沉静。
长剑缓缓刺出,轨迹圆融,带着一股绵绵不绝的韧劲,正是“回风拂柳”。
这一次,剑势不再僵硬,而是多了几分自然灵动,以及一丝剑道真意。
杨柳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她再次点出。
两“剑”相交,并未发出金铁之声,柳枝仿佛黏在了剑身之上,随着云清月的剑势轻轻摆动,任她如何运转灵力,竟无法将其甩脱。
“感受力的流动,”杨柳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顺势而为,方能四两拨千斤。”
云清月福至心灵,不再强行对抗,而是引导着柳枝的力道,身形如柳絮般飘然后退,同时剑尖划出一道弧线,试图将柳枝引向一旁。
虽然依旧未能完全化解,但已不像之前那般笨拙狼狈。
“有进步。”
杨柳撤去柳枝,“记住这种感觉。剑道一途,非是蛮力厮杀,重在悟性与心境。你身负无双剑体,对剑诀感悟远超常人,这是你的天赋,但切不可因此骄躁。基础不牢,纵有神兵利诀,亦是空中楼阁。”
“清月明白!”
她重重点头,心中对杨柳的敬佩更深。
不由想到这位美人师叔看似冷淡,实则用心良苦,教导弟子更是耐心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