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济公传奇 > 第678章 创兴后魏 讨灭丁零(第2页)

第678章 创兴后魏 讨灭丁零(第2页)

刘卫辰把他杀死,余众四散,由拓拔珪招令投诚,不问前罪,散卒当然归魏。乃改令代人库狄干为北部大人,犒赏燕军,送令归国。燕主慕容垂封拓拔珪为西单于,兼上谷王,拓拔珪不愿受封,但托言年少材庸,不堪为王,即将燕诏却还。已见大志。

刘卫辰久居河西,招军买马,日见强盛。后秦主姚苌,封刘卫辰为河西王,领幽州牧,西燕主慕容永,亦令刘卫辰为朔州牧。

刘卫辰因遣使者来到燕国,贡献名马,行至中途,被刘显部兵抢夺了去,使人逃往燕都,只剩了一双空手,不得不向燕国泣诉。

燕主慕容垂登时勃然大愤,便拟兴兵讨伐刘显。

可巧魏主拓拔珪忧虑刘显进逼,再派遣安同来到燕国乞师,燕主慕容垂一举两得,立遣赵王慕容麟与太原王慕容楷,率兵攻打刘显。

刘显地广兵强,濅成骄很,士众无论亲疏,均有二心,至是倾寨出拒,略略交锋,便即溃散。

刘显知不可敌,逃奔前往马邑西山。魏王濅(逐渐)复(来回,重复;不止一次。)引兵会同燕国军队,再往攻打刘显,大力攻破刘显众士兵。

刘显兵败,逃走进入西燕之地,所有辎重牛马,都为燕、魏两军所夺取得去了。燕魏两军彼此分肥,欢然别归。

自是魏势日盛,连破库莫奚高车叱突邻诸部落,雄长朔方,甚且密谋图燕,特遣太原公仪,以聘问为名,来到燕都窥探虚实。

夷狄无信,即此可见。燕主慕容垂诘问道:“魏王何不自来?”

公仪答道:“先王与燕尝并事晋室,约为兄弟,臣今奉使来聘,未为失礼。”

慕容垂作色道:“朕今威加四海,怎得比拟前日!”

公仪从容说道:“燕若不修德礼,但知夸耀兵威,这乃将帅所司,非使臣所得与闻呢。”语有锋芒,但如慕容垂所言,亦有令人可讥处。

慕容垂见他语言顶撞,虽然怒气填胸,却也无词可驳。留公仪数日,遣令北还。公仪返回魏国报告给拓拔珪道:“燕主衰老,太子闇弱。范阳自负材气,非少主臣,若燕主一殁,内难必作,乃可抵隙蹈瑕,掩他不备,今尚未可速图呢!”

魏王拓拔珪点首称善,因而与燕国仍然往来,不伤和气。

彼此敷衍了一两年,魏王拓拔珪复与慕容麟会集于意辛山,一同攻打贺兰附近纥突邻纥奚诸部,所过披靡,相率请降。

此时,刘卫辰收合余烬人马,又来出头,令其子刘直力鞮发兵攻打贺兰部,贺讷连忙向魏国乞请救援。

魏王拓拔珪引兵援助贺讷,刘直力鞮望风退走。

魏王拓拔珪乃徙贺讷部众,居守魏国东境。既而贺讷之弟贺染干,与贺讷互相攻打,构兵不已。

拓拔珪欲并吞贺兰部,想出一条借刀杀人的计策,使吏告燕,请讨伐贺讷兄弟,情愿自为向导。报舅之道,如是如是!燕主慕容垂即派遣慕容麟督兵,出发攻击贺讷,贺讷本没有甚么能力,更兼兄弟阋墙,闹得一塌糊涂,怎能再敌燕军?到了燕军已经逼进军寨,向魏国请救,杳无复音,没奈何硬着头皮,自出抵敌,打了一仗,兵败力竭,被慕容麟军擒了过去。贺染干不敢进战,便诣燕营乞降。

慕容麟驰书告捷,燕主慕容垂还算有恩,命慕容麟归贺讷部落,但徙贺染干入燕都,且召慕容麟班师。

慕容麟还都报告慕容垂道:“臣看拓跋珪举动,必为我患,不如征令来朝,使该弟监国,较可无虞。”

慕容垂未以为然,经慕容麟一再请求,方遣使者来到魏国,征使朝贡。

拓拔珪令弟拓拔觚,来到燕国修好,慕容麟等人劝慕容垂留拓拔觚,更求良马。

拓拔珪不肯照给,使张衮来到西燕求和,燕国遂不肯释放拓拔觚。拓拔觚伺机潜逃,又被燕太子慕容宝追还,燕与魏就从此失好了。为燕魏交战张本。

且说西燕主慕容永,称帝逾年,屡次出兵侵晋朝的河南,旋复率众寇攻晋洛阳。

当时太元十年(385年)四月,谢安借口救援苻坚,主动交出手上权力,自请出镇广陵的步丘,建筑新城来避祸。孝武帝在西池为谢安设筵饯行,并敬酒赋诗。谢安虽受朝廷嘱托,但隐居东山的志趣始终未消失,每每露于形色。及至出镇新城,携带全家前往,制造泛海的船只和装备,打算等到天下大体安定后,从水道回东山。但是不久晋朝的太保谢安病重,上书朝廷请求估量时局停止进军,并召其子征虏将军谢琰解甲息兵,命龙骧将军朱序进据洛阳,前锋都督谢玄与彭城、沛县之敌对峙,委任谢玄为督察。如果二城守敌凭借地形顽抗,待来年涨水,东西夹攻。

晋孝武帝诏令侍中赴新城慰劳,谢安获准返回建康。听说自己的车驾已进入建康的西州门,自以为壮志不成,功业未就,因而感慨万分,对所亲近的人怅然道:“从前桓温执政时,我常常担心不能保全自身。忽然有一天梦见自己乘坐桓温的车驾走了十六里地,看见一只白鸡后停了下来。乘坐桓温的车驾,预兆将代替他执掌朝政。十六里,从我执政到今天刚好十六年了。白鸡属酉,如今太岁星在酉,是凶兆,我这一病大概再也起不来了!”

于是上书逊位,晋孝武帝司马曜派侍中、尚书晓喻朝廷旨意。

同年八月二十二日(10月12日),谢安卸职还都,病逝于建康,享年六十六岁。

在晋简文帝逝世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权臣桓温篡位的意图。桓温死后,他更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

淝水之战中,谢安坐镇后方,派子弟谢玄等率领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数十年的和平。范文澜认为,孝武朝初期,“东晋朝内部出现前所未有的和睦气象,是和谢安完全继承王导力求大族间势力平衡的作法分不开的”。随后东晋之所以能在淝水之战后对外取得“最大的一次战胜扩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内部和睦,能一致对外。

话回正题,且说晋孝武帝闻得谢安的死讯之后,在朝堂里哭吊了三天,赐棺木、朝服一具,衣一套,钱百万,布千匹,蜡五百斤,追赠谢安为太傅,谥号“文靖”。因为谢安没有私宅,晋孝武帝于是诏令在其官府中备办丧事仪式。

晋朝廷另命琅琊王司马道子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加前锋都督谢玄,统辖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寻又录淝水战功,赠谢安为庐陵公,封谢石为南康公,谢玄为康乐公,谢安之子谢琰为望蔡公。会泰山太守张愿叛晋,北方不靖,谢玄上疏请罪,自乞罢职。晋孝武帝不从所请,只令谢玄还镇淮阴,调豫州刺史朱序代镇彭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