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闻又推拒了几回,不料丰老爹在此事上尤为固执:“老二,你扶着老三回去,两个媳妇负责收拾店面,老大,你和我一起送恩人去驿站。”
无奈,几人便一同往外走去,到了门口,发现刚才的祖孙俩还在,丰老爹问道:“老哥哥,今夜你们住哪,要不我顺路一道把你们送去驿站吧?”
“不了,我们穷苦人哪里住得起,去破庙凑合一宿就是了。”老翁叹口气,拄着拐杖站起身,拱手道谢:“多谢掌柜的羊汤。”
他说到“穷苦人”的时候,张嘉闻的眉梢微微动了动。
“这两日倒春寒,破庙太冷了,你们老的老,小的小,万一冻病了可不好。”桑老爹想了想,说道:“不如你们祖孙今晚去我家歇息吧?”
“那怎么能行?我带着小孙子,随便去哪将就一夜便是,怎能去占了你家的地方?”老翁连连摆手。
“老哥哥莫推辞了,我家宅子是老点,但是地方大,有房间给你们住。”说着,便吩咐老二丰收:“快带着他们一同回去吧,好好跟你翁翁、婆婆,还有你娘亲说,别让他们看见老三的伤再吓着。”
“好咧!”丰收应下,一边扶着丰苒,一边领着祖孙俩往家走。
出了店门,三人牵着马鞭,随丰家父子往驿站去,祝永佑跟人寒暄:“老丈,听你刚才说,家里似乎人口不少。”
“是啊,我老父老母都健在,已经快八十了,加上我们老夫妻,三个儿子两个儿媳妇,还有四个孙子孙女,十几口子人呢,还不算已经出嫁的两个女儿。”
阿蓠也有些吃惊:“这是四代同堂了,真是好福气呀。”古代聚族而居不罕见,只是丰老爹这个年纪,上有八十父母健在,下有儿孙满堂,子女双全,看着又和睦幸福的,还真是不多。
“不敢当,不敢当,我们小门小户的,福气不敢说,只要全家人平安康健就好。”丰老爹谦虚又憨厚地笑道。
“老丈说得不错,家和万事兴。”张嘉闻似乎对这家人颇有好感,停了一会,又出人意料地安慰道:“生意之事,老丈也不必过分忧心,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说不定过两天便会有转机。”
丰老爹受宠若惊:“谢恩人吉言。”
张嘉闻笑了笑,也不再说什么。
第二天天刚亮,丰家人早早都起来了。随便用了些朝食,丰老爹便要带着儿子媳妇去店里忙活。
“爹爹,昨天那俩祖孙还没起呢,要不要去叫一声。”大儿子丰茂说。
“不必了,现在天还早。老三,你在家守着,等他们醒了好好让人用顿饭,再客客气气送出门,可不能给人摆脸色啊。”丰老爹嘱咐道。
“放心吧,爹爹。”
丰苒坐在庭院里,边看书边晒太阳,直等到快巳时,丰母从厨房里出来,“三儿,你去客房叫一声,别是祖孙俩起了不好意思出来,这时辰还没吃朝食呢,别饿着了。”
丰苒应了一声,杵着拐杖来到客房,敲门喊了几声也没人应,屋里也没动静。他心下纳闷,手一推,门便开了。
他走进去喊道:“老丈,老丈,您起身了吗?”
只见床上隆着两个大鼓包,却毫无起伏,他心里一紧,不会是病了吧。赶紧上前掀开被子一看,瞬间惊呼了一声。
丰母在外面听见赶紧跑进来,“怎么了,碰着伤口了?”
却见丰苒呆呆站在床前,而当她目光扫向床上时也顿时哑了声,床头并排躺着两个真人般大小的银人,正是那祖孙二人的模样,只是触手冰凉,银光闪闪,照得这屋子仿佛都亮堂了许多。
丰母有些眩晕,颤着声说:“三儿,娘是不是在做梦啊?”
丰苒这才如梦初醒,他高兴得差点把拐杖扔了,赶紧往门外走:“娘,咱家有救了,我现在就去告诉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