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正在山上亭子里笑闹,山下的阿蓠,也注意到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大概十岁左右,生得极美,但衣裳颜色素淡,而且面色有些苍白,中秋佳节,神情却落落寡欢,带着侍女进来后,便自顾自地坐到席位上,低着头不发一言。
阿蓠看她坐的是公主那一席,便好奇地问祝永佑:“这是哪一位帝姬?”
后者正挠头呢,反倒是隔壁的张如晦听见,解惑道:“这位是皇五女茂德帝姬。”
他这一说,阿蓠立刻明白了,茂德帝姬赵福金,大刘贵妃之女。她点点头,有些怜悯地说:“难怪,她的生母七月刚刚过世,中秋本是阖家团圆之日,她却与母亲阴阳两隔。”
张如晦闻言有些吃惊:“江娘子刚入京没几天,消息够灵通的啊。”
阿蓠一噎,张嘉闻解围道:“是我告诉她的,要进宫赴宴,总得知道些规矩忌讳。”
“那倒也是,没想到天师还挺细心。”
祝永佑却好奇道:“现在都不叫公主,叫帝姬了?”
“你不知道?今年正月蔡太师提议的,说什么效仿周朝古礼,周天子之女称‘王姬’,因此本朝公主改称‘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张如晦为他科普道。
只有阿蓠内心腹诽:蔡京真是闲的没事干,瞅瞅这破名,还不如她起的好听。再说这“帝姬”意头也不好,谐音“帝饥”,皇帝都吃不饱了,你不亡国谁亡国。
她默默吐槽的功夫,就听有内侍过来高声道:“圣人驾到!”
圣人,是宋朝宫廷对于皇后的尊称。众人一听,都端正了姿态,肃立道旁,赵金奴和朱琏也赶紧从假山上下来,回到人群之中。
不一会,郑皇后便款款行来,身后是几位嫔妃,再后面跟着以嘉德帝姬赵玉盘为首的诸位帝姬。众人连忙起身行礼,阿蓠也低眉垂首,看着一袭袭华丽繁复的裙摆从眼前划过。
王贵妃、乔贵妃分列两侧,微微落后半步,将郑皇后送上首座后,两微微屈身行礼,才各自坐到左右第一个席位上,诸位帝姬也按照年纪长幼依次坐下。
“好了,诸位都免礼,先入席吧。”
上首郑皇后发话,阿蓠刚刚落座,就又来一个内侍高声唱道:“陛下驾到。”
所有人又都站了起来,重新行礼,他喵的,封建社会就是规矩多。
徽宗赵佶是带着蔡京,还有几位皇子过来的,众人山呼:“参见陛下!”他朗声大笑,摆摆手道:“平身,是吾来晚了。”说着跨上台阶,亲手扶起皇后说:“梓童久等了吧?”
郑皇后受宠若惊,满面春风道:“臣妾也才刚到,官家万乘之尊,心系社稷黎民,但也该劳逸结合才好。”
“梓童说的是,今夜中秋佳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特邀众卿入宫,与吾同赏此轮明月,诸位都莫要拘束才好。”
说着,他举起眼前的酒盏道:“来,这是内酒坊今秋新酿的羊羔酒,大家满饮此杯。”
阿蓠端起酒杯先轻轻抿了抿,眼睛顿时一亮,这羊羔酒顺滑绵柔,极好入口,而且还泛着微微的甜味。一点都不似现代的白酒那般辣喉,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