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孑然一身的人更敢拼,脑袋大了碗大一个疤。
而士人就算有忠心的,背后的家族也会成为掌权者手中的人质。
万一失败全族尽诛,所以他们不敢出头。
而像灵帝刚登基的时候,太后窦妙之父大将军窦武针对宦官,想把他们杀绝。
宦官奋起反杀干掉窦武之后,却不像外戚那样把持朝政。
反而是迁太后窦妙于云台幽居,迎灵帝宏陛下亲妈董侯妃进宫为太后。
并且还政于根本没参与这件事,才十来岁的灵帝宏陛下。
要这群宦官都是有后代的士人,这种事情当然是不可想象的。
何太后还告诉庚哥,见宫里头宦官势大,容易被皇室亲近,一些败落世家豪族也喜欢专门送一些子弟进来当宦官。
指望他们得势了反哺家族。
可是这种人,因为家族想要图宦官之利而害他们残缺,对自己出身的家族未必没有怨恨。
所以往往后来对皇室归属感更胜于家族。
“吾虽是劝皇儿,也未尝不是说与汝辈!”
庚哥还在那里琢磨他御姐娘这话里头是不是有什么逻辑漏洞。
却见何太后已经冷眼扫向张让他们。
很显然他们都在场不是一个巧合,而是何太后故意把他们都召来的。
“皇室之重汝辈,皆因汝辈为无牵绊之人。”
“帝王之族,非宗室也,止皇帝与汝辈。”
“否则何必分封诸王与各地,使骨肉离散,血脉疏离?”
“汝辈若学那士人一心荫亲旺族,负皇家何多?”
这说法倒挺新鲜。
何太后说所谓的帝王之族,跟寻常的世家豪族不一样。
宗室是帝王血脉,但其实更多的像是一个储备种子库。
万一皇帝没直系后代了,好在你们中间挑谁家儿子出来承袭皇嗣。
帝王真正的族群,只能是帝王自己和身边这群依附于他的阉人。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朝天子宠一群宦官。
侯览在桓帝朝受宠得不得了,党锢之乱可以说都因为他引起的。
但到了持续党锢的灵帝朝,随便一纸奏表告他贪腐,马上就下狱治罪没命了。
帝王需要防备成年的血脉至亲。
所以哪怕是亲如兄弟,成年后都必须去各地郡国就国,无诏不得入京。
到血脉疏远了,才能正经被举荐当官。
称孤道寡是帝王的宿命,皇位之尊最易引人觊觎,容不下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