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盼长宁早日释怀,亦盼程放毕生无忧。
余与程放,本一门人,其为后辈。
顾月霖的目光凝住,整个人也僵住。
原来,他与蒋昭皆出自程氏一门。
*
孝期满二十七个月之后,首辅顾月霖将印信、请辞折子、皇帝种种赏赐全部送还,潇然远行。
其时正值朝会,皇帝正冷眼瞧着官员吵架,听得刘全耳语,再匆匆看过请辞折子,当即腾一下起身,抄起案上的砚台掷出去,砸得粉碎。
“混帐!那厮恁的混帐!”皇帝背着手,在龙书案前急促地来来回回踱步。
百官惊诧,齐齐跪下。
静默的氛围中,皇帝强迫自己平静下来,“朕如何都留不下他,早已知晓,可他真这么做了,仍会失态。”顿了顿,抬手,“诸位平身。”
朝臣起身,有胆子大的,偷眼瞄着皇帝。
“让朕这般失态的人,也只有一个顾淳风。朕登基之前仰慕他,登基后添了一份彻头彻尾的信重。与他君臣数年,是朕生平最大幸事。
“朕在位一日,首辅之位便只属于淳风——朕与父皇皆认可的奇才。
“他辞官,朕让他辞,其他一概不准。
“纵然再不能有君臣叙话之日,朕也要留着本该属于他的地位。
“朕,敬淳风如神明。
“日后倘有冒犯、污蔑、亵渎淳风者,杀无赦。”
百官齐齐地双膝一软,跪地领命,心里却都在犯嘀咕:知道您舍不得您家首辅,但也不用做到这份儿上吧?好吧,谁让您把顾淳风的阴招阳招损招、磊落大义残酷狠辣全学了个尽呢?我们没辙,我们认命。
皇帝如何暴躁,如何行事,已经与潇然远走的顾月霖无关。
朝堂中首辅的权势、江湖中月明楼宗主的荣耀,都已是他不能再在意的。
他只想把自己留给一份余生长远的静和、安宁。
蒋昭在最后的记载中说:
余毕生经历,不过前人旧路,只望再无后者。
毕生所窥见后世情形,不知凡几,至元和二十二年,卦象屡屡出异,非妖孽,奇才也。
此奇才命途,无法参透,当属程氏后人。
程氏一门,本江湖草莽,遭灭门横祸,不过冤冤相报。
最诡异的,是蒋昭最后的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