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修道是要做什么,也根本不在意前路有趣无趣,只要能安安稳稳跟在他们身边,日后能变成洛熙川这样……哦不,能学到一分他的本事,就足够了吧。
他用力点点头。
“你既没有姓,那日后,便随我,姓洛吧。”洛熙川阖眸一忖,手指一拈,一滴茶便自杯中飞出,落在他指尖。他在木桌上一笔一划写下三个大字。
黛初跟着他的比划读:“洛——子——念。”
洛熙川被她逗笑,轻声道:“洛予念。给予的予。”
“给予的予,思念的念。好听!”黛初转头问,“喜欢吗?”
*
由素阳先向西,再向北,半个多月,他们辗转了诸多城镇,救下数不清的百姓。
洛予念开始学着借天象辨时辰,学着认字唱儿歌,这些都不难,难的是改掉唯唯诺诺的语气,抬头挺胸走路,坦然面对他人的目光。
好在走出素阳,天大地大,没人在意他的命格,自然也没人对他指指点点避之不及。
他们通常借住在城镇附近的道观,道长们时常夸他安静懂事,耐心稳重,还说三岁看老,一看便知这孩子日后必有所大成,难怪洛仙君对他青眼有加。
黛初闲来无事,问道长讨来几两豆蔻,和芡实,茯苓一同研磨成粉,蒸出洁白的松糕。
每日午后,她服药之时,都要掰一块,看着洛予念吃掉。
“等开了春,豆蔻开花,可以摘来煮到粥里去。你啊,要多吃,人家四岁多的小孩都已经长到这里了。”她比了比自己已经消失的腰身。
他点头,大口大口吞咽,可她仍旧不满意,捏着他干瘦的胳膊:“好像,只靠吃也不成……”
于是,吃糕之外,洛予念每日又多一件必要做的事,便是练剑。
他花五日学会最简单的太极三式,第一日还是空手,第二日便拥有了一把一尺多长的小木剑,是洛熙川以轻便的泡桐木特地为他打造。
黛初买羊皮缝了一根结实的背带,可以将剑背在背后,有模有样,走在街上,总有小孩羡慕地注视他。
然而看着看着,他们的目光都会落在他的手背上,刹那间,艳羡变做惊恐,等不及走出他的视线,他们便开始窃窃私语,甚至有胆小的奶娃娃被吓哭……可,这的确也怪不得他们。
火灼留下的红色癜痕,皴皱,大小不一,凹凸不平,别说是别人觉得恶心可怖,就连他自己都无法直视。他用力将衣袖扯长,袖口攥在手中,这样就不会有人看到了。
可不过几日,衣裳的两肩便不对称了,他连吃饭都改用左手,可惜不够灵活,粥稀稀拉拉撒在碗边,他不想浪费,趴在桌边要去舔,蓦地被黛初捂住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