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穿越战国楚国 > 第23章 秦楚之议(第2页)

第23章 秦楚之议(第2页)

“大王,”蒙毅上奏,“王上可听过大义灭亲的典故,左丞相虽然不一定能做到那种程度,但遇到大事,臣相信他还是能以国家大事为重的。”

“不妥,”嬴政说,“昌文君或许是忠臣,但昌平君归秦的事,朕总觉得有蹊跷,先不要动他。”

“是,王上圣裁。”蒙毅回答,“王上,那李斯如何?”

“李斯,”嬴政思考了一下。

“李斯是上蔡人,上蔡原先在楚国境内,又曾游学于兰陵,也算是楚人,”蒙毅说,“先前李大人为长史之时,曾经与手下在六国为间,对楚国也有相当的了解。王上此次何不派李斯前往?”

“不可,”嬴政想一想,否决了蒙毅的建议,“正是因为李大人此前曾经在六国为间,挑拨他国的君臣,收买不忠心的臣子,虽然朕知道,这是为我大秦的社稷,但他在六国名声太差,他去不妥。”

“是,”蒙毅继续帮嬴政想人选,嬴政自己想起了一个人。

“上大夫王绾怎么样?”今天在朝堂上王绾并没有发话,嬴政却提起了他。

“王绾王大夫?”蒙毅感到惊讶,“王大人从来没有负责过出使的事情,您为何忽然想起了王大人。”

“王绾做事周密,”嬴政回答,“此次出使看似容易,实则干系巨大,需要一周全之人方可。”

“是,”蒙毅回复,“王上如果有此想法,可召王大人前来议事。”他建议道。

“好,小高子,”嬴政叫道。

“臣在,”小高子出来应答。

“去把王大夫叫过来。”嬴政下令。

“喏,”小高子领喏去了。过了一会,王绾被领了过来。

“王上,”王绾行礼,下朝已经有一会了,但王绾来的很快,穿戴的依旧整齐,说明他似乎是早有预感,穿着朝服只在家里等着。

“大夫免礼,”嬴政回答,“王绾,朕想听听,你对此次秦楚之议有何看法。”

“回王上,”王绾回答,“臣并非这方面的专家,害怕思考的不周全。”

“想到了什么,但说无妨,”嬴政说,“朕不治你罪。”

“谢王上,”王绾回复,“臣斗胆昧死进言,此次秦楚之议,秦国是战败的一方,看似是楚国占上风,其实不然,占据有利地位的,依旧是秦国。”

“哦?”嬴政笑笑,“大夫何出此言?”

“此次秦楚交锋,我军败绩,王贲和李信皆被俘虏。但燕国暗弱,燕王喜年老怕事,不久就会送王将军回来,不必多虑。需要担心的,只有李信将军这边,也就是楚国这边。”王绾分析。

“继续,”嬴政点点头,示意王绾继续说。

“此次我军虽败,但国土几乎没有损失,楚国虽胜,但是郢陈等地却复为燕国所占,领土没有增加。

“秦国变法而强,声威已积六世,楚国王室和贵族早就丧失了对抗秦国的勇气,即使有勇将能得一时之胜,其恐惧之心依然不会减弱。”王绾回答,“因此,此次秦楚之议,看似是楚国掌握了主动权,实际上,主动权依旧在秦国。”

“大夫高见,”嬴政说,“那如果朕派大夫去出使,大夫有何主意。”

“楚国的政治混乱,不同的势力各执一端,面对灭国强敌,虽然能因为爱国之心短暂凝聚在一起,但根本矛盾是没有这么容易化解的。在怎么对待李信这个问题上,楚国上下必然难以齐心,心不齐,则有机可乘。”王绾说。

王绾对于楚国的分析十分的准确,实际上,在李信来到楚国朝堂上的时候,楚国的朝廷就已经炸成了一锅粥。

“大王,”首先发话的依旧是国师,“臣就此事已经占卜出了结果,乃是天水讼卦,寓意着矛盾,讼卦与师卦相对,若处理不当,国家依旧有征战的风险。”

“王上,”屈氏的臣子站出来,“启奏我王,此次我军战胜,我王应当效法古时候圣明君王的例子,坚持诚信的道理,以议和为条件,将李信送回给秦国,从此秦楚复结友好,再不交兵。”

“臣以为不妥,”景氏的臣子上奏,“秦国每战胜利,必然要大肆侵吞土地,这次我军战胜,必要夺回我楚国丧失的领土,方可罢休。”

“不可,”昭氏的臣子上奏,“秦国虽然战败,但是国力依旧强于楚国,反而是我们,这次如果处理不好,会招致大祸,臣以为,还是小心侍奉秦国,恭敬的送回李将军,再以象牙玛瑙等珍宝奉送秦王,以求社稷平安为上。”

“项将军,你觉得如何?”楚王问项燕。

“老臣一介武夫,不通国事,”项燕回答,“贸然上谏,恐怕于国不利。”

“爱卿但说无妨,”楚王回答。

“老臣以为,可先下国书于秦,使其派使者来我楚国,先观察使者的态度,再决定不迟。”项燕建议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