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半英里路程,那辆绿色的大众停到了尼克旁的路边处。亚斯夫&iddot;哈桑从驾驶座上斜倚过来,打开了车门:&ldo;新指令。&rdo;他说,&ldo;上车。&rdo;
尼克坐进车里,哈桑调头朝迪克斯街的夜总会驶去。
&ldo;你干得很漂亮。&rdo;哈桑说。
尼克对此不予理睬。
&ldo;我们要你回到夜总会去,找出那个传递人,跟到他家。&rdo;哈桑说。
&ldo;是罗斯托夫上校说的吗?&rdo;
&ldo;是。&rdo;
&ldo;那好。&rdo;
哈桑在距夜总会不远的地方停下车。尼克走了进去。他站在门洞里,仔细地张望着里边的每一处地方。
那个传递人已经走了。
电脑的打印件足有一百多页。狄克斯坦扫视着他费尽心机才到手的珍贵纸页,没发现什么有意义的东西。
他返回到第一页,重新看起。有许多乱糟糟的数字和字母。会不会是密码呢?不会。这份打印件每天都要由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普通工作人员使用,因此应该易于理解。
狄克斯坦集中了注意力。他看到了&ldo;铀234&rdo;。他知道那是铀的一种同位素。另一组字母和数字是&ldo;180kg&rdo;‐‐一百八十千克。&ldo;17f68&rdo;应该是日期,今年的二月十七号。逐渐地,一行行的电脑字母和数字开始显示出含义:他发现了欧洲各国的地名,其后附有距离的&ldo;火车&rdo;和&ldo;卡车&rdo;字样,附有表示公司名称的&ldo;sa&rdo;或者&ldo;c&rdo;。一行行的条目终于清晰起来,第一行给出的是物资的种类和数量,第二行是发货的单位和地址,等等。
他的精神提起来了。他往下读着,越来越明白,成就感也越来越大了。打印单上列出了大约六十次付货。看似有三种主要形式:大量的原铀矿从南非、加拿大和法国运往欧洲的提炼加工厂,由加工厂运往反应堆的燃料,氧化物、金属铀或加料的混合物;从反应堆出来的用过的燃料运去后处理和存放。只有为数不多的不规范的运输,主要是从用过的燃料中分离出来的钚和超铀,是要送往大学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的。狄克斯坦在找到他要搜寻的东西时,已经头晕目眩了。就在最后一页上,有一次运输标明是&ldo;非核&rdo;的。
勒霍坲那位系花领带的物理学家曾经给他简单地讲过铀及其化合物在摄影、印染中的非核用途,以及作为玻璃和水泥的染色触媒及工业催化剂的功能。当然,无论出于多么普通无害的目的,那东西仍然是潜在的裂变物质,因此,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规章依旧适用。不过,狄克斯坦认为,在普通的工业化学中,安全问题大概没那么严格。
最后一页上的条目涉及二百吨的黄饼,也就是重铀氧化物,与位于比利时靠近德国边界的乡村中的一家金属加工厂相关。该厂由化学总会拥有,是一处采矿中心,其总部设在布鲁塞尔。化学总会将黄饼出售给叫作威斯巴顿的零敲碎打的工厂,是一家德国公司。该厂拟用于&ldo;以商业规模制造铀化合物,尤其是铀的碳化物&rdo;。狄克斯坦回忆起,该碳化物是制作合成氨的催化剂。
然而,那家零敲碎打的工厂似乎并不打算自己加工那些铀,至少不做初加工。狄克斯坦读到,他们并不在注册于威斯巴顿的工厂中进行加工,而是准许将黄饼用船运到临近海边的热那亚,他的兴趣陡然大增,在那里由一家叫作安吉鲁奇暨彼严柯的公司从事&ldo;去核过程&rdo;。
临近海边!其含义当即使狄克斯坦眼前一亮:货运会由另一方经手,通过欧洲的一座港口。
他继续读下去。运输将从化学总会的后加工工厂通过铁路运到安特卫普的码头,再从那里将黄饼装载到阔波列里号船上,运到热那亚。而从那座意大利港口到安吉鲁奇暨彼严柯工厂的短程运输则在公路上完成。
在运输过程中,黄饼‐‐看着像沙,但比沙更黄一些‐‐会被装进五百六十只200公升的油桶中,用重重的铅盖密封。这其中需要有十一节车厢的火车,而货船为这样一次航程不能加载其他货物,意大利人则要使用六辆卡车完成最后一段运输。
正式海运的航程使狄克斯坦激动不已:穿过英吉利海峡,越过比斯开湾,沿西班牙的大西洋海岸南行,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再在地中海中行驶上千英里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