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徽一声不吭,举伞为谢世渊挡雨。
他的脸色很难看,还是用尽全力,温柔地说:“不要把那些话放在心里。”
缨徽乖巧地点头。
两人祭奠完,缨徽没有多做耽搁,立即下山。
回到都督府才知,李崇润查出了那个躲在李崇沣和韦成康背后生事的人。
第38章
都督府向来四面幽静。
李崇润的书房更是严密防守,平日里只有崔君誉等近臣才能进入。
而今日,缨徽刚刚回到府邸,就被裴九思带去了书房。
缨徽原本十分不解,站在隔扇外,听着暗卫在里头回话。
听着听着,突然明白了,向来不喜她干涉内政的李崇润为什么要让她来旁听。
皆因暗卫所回之事,与她韦家密切相关。
缨徽从前误以为,事情的重点在李崇沣。
毕竟名分所在,他是最有希望取代李崇润的人。
但没想到,在背后之人的眼里,其实韦成康才更重要。
李崇沣从始至终都被摆在台面上,是关键棋子。
但韦成康却躲在暗处履行不轨,似乎与那人形成了某种同盟。
因而李崇润派出的暗卫,重点监视对象是韦成康。
她这位看上去绣花枕头一包草的三哥,竟是个深藏不漏的神人。
素无败绩的暗卫跟踪数日,愣是毫无所获。
李崇润治军严明,检校尉生怕有辱使命,情急之下想出了一个办法。
先是大张旗鼓地派出数名暗卫监视韦成康。
在数日后,装出一无所获的样子,撤下部分人,留下最隐秘的高手。
韦成康果然上套,在以为蒙混过
关后,去秘密会见了一个人。
又或者,不得不赶在那人离开前相见,只能铤而走险。
这个人就是奉檀侯之令巡视三州,并且即将离开幽州的宣抚使孟天郊。
谁都没想到,事情的走向如此诡异,竟引出了这样一个关键的人物。
缨徽跟着紧张起来,她听见崔君誉在外头说:“未必就是檀侯的命令,也许是这个孟天郊贪功冒进,想要在幽州生出些风浪邀功。”
自打李崇润即位,这位阿翁的行事就谨慎起来。
生怕李崇润意气用事,酿出大祸。
王玄庄则有年轻武将的刚硬:“那孟天郊极擅揣摩上意,他胆敢在幽州如此行事,想必是看出了檀侯对都督的忌惮。此事不能心存侥幸,要提早做好随时翻脸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