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益州和荆州的刘备在法正等人的建议下,准备上表请封为蜀公。凑巧的是孙权也在谋臣和将领提议下,上表请封为吴公。曹操先后收到两个势力的奏疏,和以往不同,曹操这次并没有直接把两个奏疏扔掉,而是在桌案前来回走了几圈。召来了荀彧等人来商议此事如何处置。
“魏公,我们可以借助此事,做点文章,破坏刘孙关系!”荀彧说道。
“哦,怎么说?”
“如今局势,孙权在东南,与袁熙和刘备势力相邻,而我们现在也只与袁熙和刘备势力相邻。”荀彧看曹操点头,就继续说道,“刘备和袁熙结盟,为何我们不可以和孙权结盟?”
曹操一听,挑了下眉,“孙权军杀我曹仁将军还是前不久的事情。”
“但既然荆州北部已经丢失,和我们已经无关,荆州之地是必争之地,袁熙、孙权和刘备都很有可能因此而争斗起来。”
荀彧的意思是,不要计较之前事情,只看当下。
曹操听了也理解,如果能挑拨他们三个势力的关系,是最好不过。
“好,继续说。”
“这次刘备和孙权都上表要封国公,不如只同意其中一家,而另一家不同意。这样为他们关系破裂起个头!”
“好,以为对刘备的了解,他表面上不会说什么,但是私下包括他的属下一定会有想法的。也可以让他们知道,我们和孙权示好,以表示结盟的意思。孙权他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妙啊!”
曹操感叹后,很快处理两个奏疏,刘备的奏疏直接打回去,不给批复。对于孙权,曹操则拟旨封孙权为吴公,加九锡,建吴国,然后让刘协盖个大印就好了。
不久后,汉帝颁布旨意,孙权被封为吴公,公告天下。孙权在建业城向西北长安方向遥拜受封,随后设宴三天三夜,众谋士和将领为吴公祝贺。
而刘备这边,长安没有给任何消息,只有退回的奏疏。很明显,曹操并不同意刘备受封蜀公。众将和谋士骂了曹操一句,‘曹贼!’
法正对刘备说道,“主公不必在意,我们上表本身只是走个形式,主公作为中山靖王之后,自领蜀公也是可以的!”
刘备听了很受用,就同意法正的说法。于是刘备自封为蜀公,建蜀国,设国公府,可置百官。不管是否是汉帝承认,如今天下就是四公的天下,晋公袁熙,魏公曹操,蜀公刘备,吴公孙权。
“同样是封公,曹操同意孙权,而拒绝主公,恐怕代表着曹操和孙权结盟了。”糜竺私下对刘备说道。
刘备想了想,觉得有些道理。
糜竺又继续说道,“之前我们在荆州的时候,孙权曾派人收了我们几个郡县的领地。说明他们一直觊觎荆州之地!”
“确实,当初击败曹操后,他们就起了心思了!”刘备听了糜竺的说法之后,点点头表示认同。
“我军除了整顿益州之地,还需要分兵到荆州以防万一!”
“子仲言之有理!”于是刘备向荆州加派了赵云前往荆州,与关羽一北一南守荆州。
孙权这边也听说自己和刘备同时上表请封,但是自己成功受封,刘备却没有受封,“你们知道曹操这是何意?”
“曹操的意思比较明显,想要与我们结交!”
“怎么说?”
“当今天下之势,袁熙独大,而曹操,刘备和我们势力不相上下,刘备已经与袁熙结盟,那么曹操只能和我们结盟才有可能摆脱被刘备和袁熙一同剿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