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越合适,顾氏立即把昨天还觉得可以的穆蕴排除在外。
她看人,考虑更多的是日后女儿能不能和男方融合生活。至于感情方面,她觉得这是处出来的。
若是双方差别太大,处都不能又何谈感情呢?
不过她也知道,婚姻大事急不来,日后还是要慢慢看。
谢府整体建筑很是大气,游廊上的一雕一琢皆彰显出一个百年世家的底蕴。
顾明月和母亲并排走在几个到大门处迎接的丫鬟婆子中间,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里的建筑。
察觉到母亲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的,顾明月不动声色地抬手挽住她的手臂。
顾氏拍拍女儿的手,紧张也褪去些许。
尽管心中很怵这高门大户的气势,但为母则强,看着身旁的女儿,她意识到她必须放松下来,不能怯怯缩缩丢了女儿的面子,也要在必要的时候挡在女儿前面。
母女两个相携走过游廊穿堂,随着丫头的步伐停在一个挂着清芬两字匾额的堂前。
过来迎接她们的是倚竹,她停下转过身来,笑着对母女二人道:“顾姑娘顾夫人稍待,婢子进去通报一声。”
倚竹挑起竹帘进去内堂,院子里浇花喂鸟的几个丫头都停下手中的活儿,好奇地打量她们,不过很快便有礼貌地收回目光。
跟着她们等在这里的一个婆子这时也笑着开口:“姑娘们还是赶快把手上的活儿干完吧,待会儿倚兰姑娘看见,有你们好受的。”
那几个丫头听见这话,有的吐舌头有的哼一声,很快就散了。
顾氏看着这样一个大院子,廊上还挂着各种鸣声悦耳毛色鲜亮的鸟雀,心中好不容易放下的紧张就又提了起来。
下意识地就想抬手扶扶金钗,低头看看衣着,唯恐穿着不当惹人笑话。
她的头面衣裳,也都是昨天和女儿的一起置办的。一开始她也没想跟着女儿一起去见人家的老太君,还是攀哥担心女儿太小万一一言不合得罪人就不好了,她这才决定一起过来。
正忐忑着,就见倚竹很快出来,笑意盈盈道:“姑娘快请吧,我们老太太刚才就念叨呢,直埋怨婢子为何不带着你们一起进来,做什么还通报?”
“姐姐客气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顾明月笑笑,扶着母亲一起登上台阶,走进内堂。
丫鬟婆子们退下,却也没走远,坐在廊下悄声议论这对农家母女。
“怪不得秦管事和倚竹姐姐那样夸赞,真是想不到的好品貌”。
“走路不疾不徐,就跟经常生活在我们这大宅院里似的,也不知是什么样的农家,能养出这样好的姑娘。”
内堂里,秦老太太自从看见顾明月,拉着她的手就没放开过,跟顾氏寒暄两句,就转头对旁边的大儿媳道:“一听那秦管事的话,说这丫头小小年纪便有一手高绝绣技,我就知道这是个不凡的,看看我没走眼吧。”
秦大太太坐在老太太旁边,此时也笑着附和:“母亲的眼光一向准的,倒是儿媳那时还好奇,母亲怎么连这丫头一面都没见就那么惦记着,如今一看,果然非凡。”
她的笑容比之往常,更加的轻松柔和,因为已经确定了前几天的不舒服是有孕,她眼里满是幸福满足之色。
“老夫人秦夫人过奖了”,顾明月没有半分扭捏畏缩,神色大方,“倒是我应该感谢,一副绣品不仅得了报酬,还得到老夫人如此看重。”
秦老太太听了直笑,对坐在下首的顾氏道:“你这个丫头怎么教的,说话庄重而不失活泼,又不似那些小家门户姑娘的轻佻,真是难得至极。”
她之前虽然很想见见这个未及笄就绣技高绝的丫头,却也没想到,小姑娘如此合她老人家心意。
对于老太太这话,顾氏也只谦虚的笑笑,“是老夫人看重,和贵府的小姐们却是没法比的。”
秦老太太摆手,双方又是一番客气谦虚。
正说着,秦二太太身后带着一个姑娘姗姗而来。
“这就是那顾姑娘吧?”二老爷回来,秦二太太这两天总是春风满面,拉起顾明月打量一番,啧啧赞道:“没想到你还如此小,却能绣出那样好的绣品,真是奇了。”
顾明月笑笑。
秦二太太又转身拉她身后的姑娘道跟前,说道:“这是我娘家侄女,叫晴荷,你们一般年纪,也有话说。”
晴荷笑着对顾明月点点头。秦老太太道:“还是你想得周到,带个伴儿跟明月说话。”
“荷儿拜见老夫人,许久不曾过来,还挺想您老人家呢”,晴荷上前拜见过老太太,老太太连忙抬手叫起,她便拉住顾明月的手,笑道:“我十四了,你多大?”
“姐姐好”,顾明月笑施一礼,“我十三了。”
“看着你也没我大”,晴荷笑道,又对秦老太太道:“老夫人,你们大人聊大人的话,我带妹妹去旁边的侧厅去说话。”
秦老太太点头,吩咐几个丫头端上茶点和她们一起过去。
顾明月转头看了母亲一眼,点头示意她放心,便和晴荷一起走去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