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至汉中,立国之后数百年,休养生息,民心归附。
“公子,祭天仪式即将开始,我们该动身了。”如花从门外进来,打断了姬长伯的思绪。
“嗯,褒国世子可有联络信件?”
如花略一思索,摇了摇头。
“不曾有信件,应该是按照计划行事了。”
姬长伯看了眼面前的五个信件,总的来说,自己的谋臣们都同意侵占汉中,但是不同的是节奏的不同看法。
姬长伯自己本身是想效仿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的争霸之路,以汉中入关中,进而争霸天下。
毕竟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国虽然也多有兼并战争,但是总的来说,是一摊浑水。
而浑水摸鱼,是最容易摸到鱼的时候。
如今巴蜀统一,休整了两年之后,已经积攒了一定的粮草兵员,民力也蒸蒸日上。
待蜀南水利修缮一下,自己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对于汉中,尽快占领是最佳选择。
“让勇冠、邓牧他们都准备一下,除了留守汉中城外军营的兵力不动之外,其他全部与我前往城外祭坛。”姬长伯心中有了定计。
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还是那句话。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公子,汉中城中不留兵力么?”如花不解。
毕竟汉中新占,若是不留亲信,一旦城中乱起,很有可能就丢了汉中。
姬长伯摇了摇头,“若是祭天顺利,汉中就顺理成章的纳入我的治下。若是祭天不顺利,这几千人马也控制不住汉中。”
目前汉中城内的几方势力,最大的是公子林的八千叛军,叛乱之后,还有五千余人,如今靠着挟持公子林才勉强控制住这支军队,但不是长久之计。
然后是汉中贵族的私军,越约有万余人,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各自为战,各有各的算盘小心思,在整场叛乱中坐山观虎斗,可以说是一群不可能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的墙头草。
最后是残余的宫城守卫,宫城守卫还剩两千多人,原本分别关押在汉中的各个牢房中,由锦衣卫看守羁押。
实际上随着姬长伯和姒好口头协议,定下三年婚约,并共同抵御了奔袭的庸国军之后。
这支宫城守卫就已经被姬长伯偷偷放出来,并部署在宫城,其主将是曾经的褒君亲信,杜襄阳。
而姒好,也在宫城王族和褒君旧部的欢迎下,返回宫城。
姬长伯则派遣邓矢,领数百锦衣卫保护姒好一同返回宫城,基本接管了宫城局势。
汉中局势复杂,如今城北还有褒国世子的陈仓军和秦国援军万余人。
如果褒国世子推翻之前的约定,勾结汉中旧部,哪怕是公子林的叛军,都有可能会调转枪头,对准自己。
姬长伯可不敢赌,真把自己陷在了汉中,万事皆休。
所以抽出汉中的所有锦衣卫,严防祭天典礼,待一切尘埃落定,顺利接过褒国政权,名正言顺的入主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于是姬长伯在数千身穿蜀锦的锦衣卫护送下前往汉中城外祭天。
晨光初现,汉中城的青砖黛瓦上还挂着夜露。
姬长伯立于行辕门前,一身玄色锦袍,腰间悬着那柄象征无上权力的龙纹宝剑。
他抬头望了望天色,东方已泛起鱼肚白。
身后,如花手捧金丝蜀锦披风,为他系上。
披风上绣着蜀地特有的技法,暗金色的夔龙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如同活物般游动。
行辕外,五千锦衣卫已列阵完毕。
清一色的模仿后世锦衣卫的蜀锦飞鱼服在晨风中猎猎作响,铁铸配刀藏于鞘中,刀鞘上的铁线反射着冷冽的光芒。
他们静立如松,没有一丝杂音,连呼吸都仿佛同步。
姬长伯慢步登上宽大的八骑车驾,“出发吧!”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