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忙询问:“九公主,您这是怎么了?”
九公主一脸悲痛,嗫喏道:“从天牢出来时,我就安排千里眼和顺风耳到南天门处打探父皇的下落,可是他俩告诉我没有父皇的半点音信,难道、难道我父皇也惨遭不幸了吗?”
九公主的一句“难道”,像惊雷巨响一声,让常仪皇妃全身战栗,愤怒的冲仪和皇后质询道:“姐姐,你不会如此心狠手辣吧?你可不能如此对待玉帝啊!”
此时,仪和皇后已是百口难辩,知道杀身之祸已降临,失了魂魄,唯有喃喃不停地:“我、我……”
仪和皇后想把“我不是那样的人”这句话说出来,可是下身一热,地下留了一地水渍。
常仪皇妃和九公主目含鄙视,把头扭转到一旁。
老君也感到恶心,朗声对大伙说:“在场的各位听好了,就像我们在天牢之内约定的一样,此事牵扯谁,绝不姑息。”
九公主伸手阻止老君,问:“老君,不再找我父皇了吗?”
老君高高将诏书举起,对众人说:“玉帝我们自然会找的,诏书在此,也是皇后娘娘看过的,一字不差,是玉帝亲笔所书,在找到玉帝之前,我们就按诏书来执行。”
老君说罢,看看身旁的常仪皇妃,等待她的应允。
常仪皇妃点头,称:“为了天下太平,老君,你先遵照玉帝的旨意行事,如有不妥,等玉帝回来,一切责任由我来担当。”
老君急忙下令:“李天王听令,仪和皇后谋朝篡位,私下里处死太子,心如蛇蝎,依据天规天条,应当凌迟处死,李天王,执行吧!”
一听要被处以极刑,仪和皇后当场昏厥。
李靖上前一步,小声的问太上老君:“老君,凌迟处死,在哪里行刑?”
老君左看右看,抬手指指门洞大开的密室。
李靖传令:“将犯人带到密室,执行凌刑。”
两个天兵毫不费力的架起昏厥的仪和皇后,侧身进ru密室,屋里的人在极度压抑的状态中等待着,闻听一阵叮叮当当之后,没了动静。
老君手持诏书,走到常仪皇妃面前,问:“皇妃娘娘,这诏书您收好。”
常仪皇妃并未伸手去接,而是对太上老君说道:“不要给我了,既然是玉帝的亲笔诏书,就是他的旨意,今夜就当着众人的面宣诏吧!”
老君点头,刚要说话,就见李靖走出密室,身后俩天兵将直挺挺的仪和皇后尸体抬出。
老君上前把手搭在仪和皇后的鼻下,感觉毫无鼻息,这才说道:“仪和皇后的所作所为,已不配被尊为皇后,也不能葬在帝王坟茔之中,我看随便丢弃算了。”
常仪皇妃忙打断老君的话,抢着说:“先放在这,我和仪和姐们一场,她也是一时糊涂,为了争权夺利,杀了自己的孩子,最终得到报应,死有余辜,唉!她无情,我们不能无义,让她的几个孩子来收尸体吧!我们不要一点天良没有。”
老君点头,称:“皇妃娘娘仁慈,就按您的旨意去办,李天王,找人通知仪和皇后的亲眷,把尸体收走。”
其实并不用通知,寝宫外,仪和皇后的几个丫鬟亲信,还有亲戚,正战战兢兢的侯在门外,一听没有被株连,已是从内心里感到万幸,急匆匆进屋去抬皇后的尸体。
老君见几个人进来,喝道:“慢着,你们先别慌张抬人,一同跪下,听玉帝诏书。”
一听宣诏,常仪皇妃和九公主率先跪倒在地,在场的众人无论地位高的、不论男女老少,一起在原地跪下。
老君打开诏书,高声宣读:
“今昭告天下,我去意已决,立后稷为玉帝之事,一切由皇后主政,钦此。”
帝俊书。
老君宣读完毕,上前扶起常仪皇妃。
常仪皇妃起身之时,问老君:“这诏书还有谁见过?”
九驸马上前扶着起身的常仪皇妃,答道:“皇妃娘娘,小的在探望皇后娘娘时,娘娘拿给我看过。”
常仪皇妃立刻转目看向老君。
老君哪敢怠慢,退后一步,重又一脸严肃,冲九驸马呼喝道:“驸马爷,你明知事情真相,事关重大,却故意隐瞒,你可知罪?”
九驸马一时慌乱,对常仪皇妃的冷眼斜视和老君的责问,竟一时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