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之归兮!”
大江最中央,一艘超过千丈的小飞舟上,南荒儒家新生代领袖陆贾,正领着数千儒家弟子,举办大祭礼。
陆贾早年随刘邦平定天下,有辩士之称,任太中大夫。
他向刘邦提出“逆取顺守,文武并用”的统治方略,倡导儒学,同时辅以黄老“无为而治”。
可即便是这个退让的建议,也遭遇了道门一脉的反击。
刘邦十分推从道门,尤其是太清一脉。
所以,在几个道门御史攻击陆贾之后,顺水推舟,把这个功劳还不错的功臣,分配到南荒,负责南荒教化工作。
为了壮大儒家,积蓄威望,以待天时。
陆贾来南荒尽心尽力,万年时间,不仅教导出数十万儒家真传弟子,还说服南荒各大割据势力俯首,不要挑起战火,螳臂当车。
这一次,祭奠屈子,就是他筹备多年的大事。
“拜!”
“再拜!”
“三拜!”
陆贾领头,云集在这里的数百万人一起鞠躬拜屈子像。
祭奠屈子,原本只是屈原自尽之后,南荒万族底层自发性行为。
在仙秦覆灭大周之后,始皇帝亲自下令,在咸阳城外的渭水上,在屈原自杀的每年同日举办祭奠。
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一统南荒,把逼杀屈原的大周王族吊起来,让大秦统治具备合法性。
到了扶苏登基,这位受儒家影响很深的皇帝,不仅听从儒家圣贤建议,把这个当成了国策,还把稷下学宫的其他退位圣贤一并纳入其中。
这是儒家的老本行!
种田不如农家,判案不如法家,炼器不如墨家,救人不如医家,但在制定繁杂礼仪上面,他们就挺专业的!
只是稷下学宫从管仲建立开始,就提倡简约,不喜多余礼节。
当年秦王在不周山祭拜天地,儒家提出大量礼节,最后也只剩下三拜、献祭等三个过程。
就连献祭的物资,也不过简单的三根香。
原因是管子不愿意洪荒其他生灵跟着学,浪费食物。
这一次,陆贾举办大祭礼,尽管有很多儒生想要表现,提出非常精彩的献祭过程,可陆贾一个都没听。
他心里也烦躁不已。
大汉才一统天下,有这么多物资拿去给孩子吃不好吗?
儒家这么多看不清时局,做不了正事,只懂得高喊道德礼仪的虫豸,真的能崛起吗?
又或者,还是南子说得对,儒家也就只能教书,传播道德礼仪?
可洪荒教书的,不止儒家啊!
诸子百家,哪一个不知道教化传道的重要性!
而且民众也不傻。
学习儒家,只能提高自身道德。
学习其他,却是能当官的活计。
一个个小孩子不明事务,开心不已,把这次祭拜当成了一场好玩的游戏,要不是老师们教导不许说话,早就叽叽喳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