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赫业见林夕还在犹豫,又说:“石家如果不从马尼拉拉银子,实力和声誉也都要一落千丈。石家已经山穷水尽,这是最后一条路,也是唯一的一条路了。”
在张载举办宴会的同时,大屋之内吴家二少对众多亲族说道:“近来关于两广总督逼捐的事情,大家都听说了吧?”
这话一出来,屋内当场就群情汹涌。福建人素好抱团,当初吴家初到广州,人生地不熟的自然要抱团取暖,而等立定脚跟之后,又从老家引人入粤,亲带堂堂带表,一带就带了一整窝子出来。
几十年前,广州西关还没有今日这般繁华,这里是城外郊区,有些地方也就成了外来户的聚居地,福建吴氏就这样在广州城的西门外定居下来,形成彼此呼应的格局。
等到吴家开始跑海后第一代家主吴国英开始创业,在创业伊始也的确得到了同乡和宗族的许多帮助,别的不说,光是资金筹集这一块,从这些人手里借贷出来的钱就占了吴国英启动资金的三分之一。而且当初要摆平各方关系和雇佣人走海时,同乡也是最为信赖的力量之一,面对本地的地头蛇也需要这些同乡亲族上阵来造成一个人多势众的声势。
虽然随着吴家宜和行的生意逐步走上正轨,吴家对同乡亲族的依赖逐渐减少,但吴国英念旧,秉持“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只要是能交给族人乡人的生意,便优先交给了他们,如此便带动了数十户亲族同乡的富裕,使得西关之外,闽音众多。
能来到这大屋之内的这些亲族,他们家的大小生意,多多少少都与宜和行有关,所以听说了吴家发生的事情,早就都急的火急火燎了。
七八个人同时开口,人多口杂,但所问的无非是:“二少,逼捐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吴家也被逼捐了吗?宜和行会不会倒?”
吴家其实心里也十分苦。他对当一个包商并没有什么抵制,但是吴家的生意有很大一部分是违法的。
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一艘南宋沉船,沉船上竟然装了130吨的铁器。
这艘南宋沉船被称为南海一号,是从泉州出发到波斯阿拉伯地区做出口贸易的,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这艘沉船载重400吨,主要装载的是瓷器,剩下的竟然装了130吨的铁器,绝大部分是铁锅,还有铁钉和铁钉。
很多人以为中国向外出口的只有丝绸,瓷器和茶叶这几样。其实在明朝和清朝的前半叶,中国还有一个巨大的出口项目,那就是铁制品,尤其是铁锅,铁钉和铁锭等。
在明清时期,中国是世界上铁产量最大的国家,西方国家是等到蒸汽机大规模应用在冶铁之后,在钢铁产量上才逐渐超过清王朝的。
而吴家最挣钱的就是像海外走私铁制品这是明朝廷严令禁止的。
吴家对多交一些税,当包商也没有多大的抵制,他抵制的是如果当了包商之后,自己所经营的产品就会明明白白的摆在官府的面前,而自己这个走私钢铁制品的巨大罪名也会扣到他的脑袋之上。不光是利益得到巨大损失,全家甚至有可能被下狱的风险存在。
吴家二公子等众人的话语声低落下去继续说道:“现在我们召集诸位亲族过来就是商量一个对策,大家知道都知道我们家是以什么买卖挣钱的。这个包商我们是如何无论如何不能接的,一定要想办法把它搅黄。”
众人哦了一声,若有所悟,六叔公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咱们吴氏挣了钱了一定有人会眼红。现在杨家还挡在我们的前面。我们一定要力挺杨家,现在国英不知道是不是吃多了猪油蒙了心,竟然把答应要当保商。这下可就好了!宜和行要是遭了殃,咱们这些人还不得跟着倒霉吗?”
吴国英站在坐在他二儿子身后,看着底下叫叫嚷嚷的吴氏族人们心里感到十分烦闷:“这时候是自己当不当包商的事情吗?而是必须当包商。就是看能不能不被官府当成羔羊一样屠宰罢了。”
尤其是吴国英想到那个被自己等人推出当替罪羊的石家,居然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变成了和自己平等的地位。而且把自己的那些隐私手段放在光天化日之下,让自己面临以前的助力6,现在反而变成了一块块石头将要砸到自己的脑袋上。
而被吴国英产生怨念的破坏他这手段的罪魁祸首林夕此时也是焦头烂额。
林夕忽然站了起来,整了整衣服,对陈赫业深深一个鞠躬。
陈赫业笑道:“不用多礼,我帮你这一次,也是顺势而为。”
不料林夕却说:“这一礼,是赔罪。”
陈赫业呆了呆:“赔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