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与汉廷之间的文明经济差异,其时羌人与匈奴面对汉人的时候其实骨子里都挺自卑的。
而且历来被打压受歧视。
你看羌胡北宫伯玉造反还非要拉韩遂边章当头领就知道
这种情况有点像八十年代的咱们看美帝的那种心理,这边的教授能获得美帝绿卡,过去刷盘子都愿意。
这会儿你把他们捧得高高的,告诉他们,其实从血脉上讲,你们是比我们血统都更纯正的夏之后裔,那还不都乐疯了?
你再把华夷之辩拿给他们看,你看,你们之所以被打压受歧视只因为你们弄丢了诸夏的礼仪传统。
有理有据属于是,并且考虑到他们的接受度。
与博士院诸位大儒商议之后,还特许西羌和匈奴的周庙,在周圣之后立炎黄像,以昭示他们为周圣母族的尊荣。
毕竟他们从夏朝就分出去了,没经历过周的统治。
要使周庙在羌人和匈奴那边具备足够的神圣性,得把他们与咱们共同的老祖宗炎黄加进去。
周庙马上建立起来了,西羌与匈奴诸多部族甚至比大汉这边更虔诚的开始遵循周庙之礼。
毕竟越是原始野蛮,文明程度上越是落后愚昧的群体,越容易产生虔诚的神明信仰。
他们是将二祖一圣外加二公当做神明来崇拜的。
连颜荀二姓,也被他们理解为神使。
主祭方面,准许西羌贵族与匈奴贵族送子弟入太学研习礼乐,学成后祖庙挂名,准回乡任周庙各种职司。
随着周庙信仰在西羌的盛行,丝路沿途诸城池堡垒逐渐成为西羌圣地,羌人的诸夏认同成燎原之势。
不少远离丝路的部族,也开始向汉廷请立周庙。
通过周庙带来的诸夏认同,西羌所居的今甘肃、青海、四川西部、西藏、新疆昆仑山区,均以诸夏之地自居。
他们纷纷请求汉廷敕封,并且努力寻回自己的诸夏之姓。
这种诸夏认同随着周庙的蔓延是如此夸张与迅速,甚至开始跨过昆仑山脉,向南亚次大陆蔓延。
即使肤色与发色迥异华夏,人家也能操着一口蹩脚的汉话,跟你争论几句孔圣尝言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及什么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吾等服华夏衣冠,遵中国礼仪,岂为夷狄?
庚哥目瞪狗呆,他万想不到,自己这么胡乱一操作,搞不好后世很多民族都没了。
全混一到华夏里头了。
其实也不稀奇,周礼虽然看似只是礼仪与礼节相关。
但譬如葬仪能预防假死之人被活埋,譬如会被以为迂腐的王道与霸道。
里头暗藏着很多基于当时文明条件的先进经验。
信奉与遵守的民族,总是更容易发展起来。
东亚会成为怪物房,未必不是因为这里的文化传统中,更好的融合了自上古遗传下来的智慧。
所以东亚文明先天便具备更厚的底蕴。
但诸夏就是诸夏,匈奴与西羌并未如庚哥所愿的逐渐演化成农耕民族。
因为农耕与游牧的区别,并非仅只是生活习惯,决定生活形态最关键的还是生存环境。
凡占据大河沿岸水泽丰美之地的民族,才有资格发展出农耕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