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这日,百官开始放假。
午间,顾月霖和三个手足齐聚四时轩,与月明楼十二楼主把酒言欢。
晚间,李进之、沈星予继续与十二楼主畅饮——实在是投缘,顾月霖则和君若回到居士巷。
蒋氏、魏琳伊起初听闻尤南风一案,俱是讪讪的,恨不得抽死当年的自己,转念也就撇下,不再纠结。
月霖肯定记得,却不希望她们记得,不然他不会给予原谅、照顾。既如此,她们拿自己没脸的事瞎矫情,最终恼火的还不是他?
既如此,只当做不闻窗外事,继续做富贵闲人也就是了。
到了小年,母女两个从上午就开始在厨房忙碌,食材全部清洗出来,该泡发的泡发,该小火慢炖的上灶炖着。
至傍晚,兄妹两个走进家门时,丰盛的晚膳恰好备妥。
四个人扯着闲篇儿,其乐融融地享用。
接下来,蒋氏和魏琳伊早已盘完手中产业的账,全心全意地筹备过年期间的种种事宜。
蒋氏已经数年不曾与儿子一起过年,魏琳伊则是首次与月霖共度佳节,自然都分外重视。
不可避免的,母女两个都想到了魏琳琅。
琳琅的书院做得分外成功,迄今已有数十名出自霖琅书院的女官身在官场,亦因此,去年有几位身在别处的名士想效法为之,分别诚心诚意请她过去,协助开设书院,顺道切磋一下各类学问。
琳琅应邀,帮助志同道合的友人是一点,想看看别处的山光水色是另一点。这一去,没个三二年回不来。
不论怎么讲,这对于寻常女子来讲,都是难得的际遇,只有替她高兴的份儿。
只是,再怎么高兴,每逢佳节,总会牵挂。
顾月霖和君若、李进之、沈星予那边,忙于与一些封疆大吏、军中将领相见。这些都是有着共担大是大非亦或袍泽之情的人,趁进京考评的机会,找手足四个小聚一番。
这样的故人,亦是兄妹四个十八年来的见证。
只有这样的故人才知晓,四人曾挥洒过怎样的豪情壮志,曾为百姓的安危不惜代价、舍生忘死。
亦只有这样的故人才知晓,四人曾怎样为这社稷的长远安宁赌上性命、身先士卒,挥洒热血。
更只有这样的故人才知晓,四人在人前因何一日日变得内敛、沉默、冷漠甚至冷酷。
世间多少事的开端,源于对苍生中善的珍惜与回馈,而在那过程之中,却要经历面对百千倍的恶,不管是天地给予,还是人为之祸。
看过、经历之后的结果,便是心魂会分化为两端:为真善而柔软,为丑恶而残酷。而他们看得太多,那心魂两端的对照,便愈来愈鲜明。
*
熙熙攘攘过完年,迎来二月,皇帝按期启程南巡,走的时候,一面万般憧憬,一面万般遗憾,憧憬的是沿途不知遇到多少新人新事,遗憾的是沿途所见不能与首辅同看。那个矛盾万分拧巴万分的劲儿,魏太傅简直没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