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月霖正要应声,辛夷、景天赶着车过来。
辛夷快步上前来行礼,随后交给顾月霖一个荷包,笑道:“小的两个猜您就在这儿,差事都已办妥。”
顾月霖扫一眼荷包里的银票,收入袖中,笑着颔首,“不必急着回去,随我转转。”又转头对君若道,“一起喝杯茶。本就打算这两天找你一趟,有事商量。”
“不怕有事,就怕你用不到我。”君若笑得现出编贝般的小白牙。
到了茶馆雅间,茶点上齐,君若的随从拎着一个小箱子进门,道:“大小姐,您还没用早饭呢,要不要吃点儿东西?”
“一说真有些饿了。”君若望着顾月霖,“一起吃点儿?”
顾月霖一想,自己早间也没用饭,出门时真给气饱了,因而颔首说好,和她商量着点了两屉小肉包、两碗胡辣汤。
“汤要大碗的。”君若叮嘱一句。
顾月霖莞尔,给了她的随从两块碎银子,“让我那两个小厮也买些东西吃。”
“好嘞!”随从放下手里的小箱子,笑呵呵出门。
那个小箱子,君若走哪儿拎到哪儿,里面是笔墨印信账册信函等等。
别看她四处跟流氓头子过不去,每日处理的事情比年岁相仿的人多几倍。
顾月霖说起正事:“听人说过,令尊开的粮米铺遍及大江南北,京城和周边三省设有诸多分号。”
“是呀,”君若点头,“粮米、玉石、绸缎庄、茶庄、饭馆,在你说的范围,分号最少的也设有几十家。”
顾月霖道:“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给你一万两银子,十日内,你扣除人手所需费用,换成粮米,分散到谈及的这些地方的铺子。等天寒施粥时,不需提我一字半句,仍旧只是你君氏善举。”
君若面露困惑,“从我祖辈就年年施粥,可能是缺德事做多了,想做些善事积德,这都要成我们家祖制了。所以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花掉一万两?
“生意场上其实只看能不能做,而不该问人为什么做,但在我心里跟你是兄妹,少不得多嘴一次。”
顾月霖和声解释:“多出的这些粮米,我相信你能全部落到实处,开设相应的施粥之地。哪怕一两银子,交给别的商贾我不放心,所以只好麻烦你。”
“根本没有捧夸的言语,又明明是在称赞我。”君若开心地笑了,“这比好些人夸我一千遍精明貌美更让我高兴。”
顾月霖嘴角一牵,“别人夸你的也不是假话。”
君若眉飞色舞起来。
“别只顾着高兴,答不答应?”
“答应,当然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