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诸葛亮之所以会提拔吕凯,并让李恢兼任越嶲太守,乃是与他心中治理南中的政策有关。
这个政治政策便是“以南治南”。
李恢与吕凯皆出身南中大姓,他们在南中本就有不低的声望。
将这二人分别委任为南中二郡的太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稳定越嶲、永昌的局势,也可以让刚刚平定的这二郡,能够不再起波澜。
在大致安排好越嶲与永昌二郡的政务之后,诸葛亮便率领着剩下的万余汉军朝着益州郡继续进发。
不久前,邓艾与孟获已然率领着五千梁州军朝着牂牁郡进发。
分兵既是诸葛亮防备孙权的一种现实需要,也是他想快速平定南中叛乱的心理诉求的体现。
只是他的分兵之举到底能不能让他如愿,接下来还得看南中局势的进一步发展。
在诸葛亮与邓艾的大军分别朝着目的地进发之时,由士徽、孙桓、虞翻三人率领的交州军提前一步来到了牂牁郡的且兰县外。
且兰作为牂牁郡的治所,是牂牁太守朱褒的大本营。
而在得知士燮派兵前来支援他后,朱褒高兴地领军于县外的十里之外相迎。
作为南中的东大门的一把手,朱褒早在很久以前就与士燮有着私下的联系。
历史上南中之乱,便有士燮在背后鼓噪引导的效果。
若没有士燮及他背后的孙权在撑腰,雍闿在历史上亦不会那么果断的反叛大汉。
从这一点可以推断出,士燮与南中的私下联络不仅开始的很早,还已经到了很深入的地步。
士燮可称得上一句是南中诸豪强坚定的政治盟友。
面对政治盟友派军来支援的行为,朱褒又岂能不感到高兴呢?
特别是在不久前,他已然得知了高定身死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后,兔死狐悲便是朱褒心情的最佳写照。
可这种心情在士徽领军到来后,便渐渐地消失了。
从士徽的事先通报中,朱褒知道了士徽这次带来了上万大军。
这上万大军可是士燮纵横交州数十年的资本,如此强援到来,朱褒又怎么会不感到欣喜呢?
由于内心中的欣喜,朱褒在见到士徽这个好友的那一刻,他便激动的上前抱住了士徽的肩膀。
之前士燮便是派士徽联络朱褒的,一来二去之下,朱褒与士徽的关系相处的不错。
而面对朱褒亲昵的拥抱行为,士徽也并没有抗拒。
在简单的寒暄之后,士徽便为朱褒介绍了孙桓与虞翻二人。
朱褒对虞翻不感兴趣,可他在得知孙桓的身份之后,脸上浮现了一抹兴奋之色。
朱褒不由自主地拱手朝着东方感谢道:“吴主今日相助之恩,褒铭记在心。”
不管朱褒心中是否真是这么想的,但他表面功夫的确做的不错。
至少孙桓对朱褒的表现很满意,可历经世事的虞翻就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了。
在成功接到交州大军后,朱褒本想让士徽将他的大军驻扎在城外,然后士徽带人入城参加他早就备下的宴席。
可面对朱褒的这个想法,士徽脸上笑嘻嘻的婉拒了。
抱他可以,想让他与自己的大军分开,门都没有。
在被士徽拒绝之后,朱褒明白了士徽心中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