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别的,一个小小金丹修士进入驰道内,都可以借助轨道之力,日行百万里,游历附近的府郡大洲。
可这轨道消耗之大,饶是仙秦举人界资源,从始皇帝不周山登基称帝,到皇帝退位,才完成东方人界和西方主要郡治大城的轨道直达计划。
整整十二元会,一百多万年。
消耗的资源之大,让人咋舌。
再加上十二铜人、三千兵马俑等,可以说,始皇帝功业很大,可留给儿子的仓库,真的是快要饿死老鼠。
后续秦二世扶苏为了安抚天下民心,积蓄民力,暂停了一元会。
然后,三世也好,四世也罢,打死都不可能花钱去修西方的轨道。
魔教已经兴起,他们的精力集中在对付他们身上。
仙秦已经没有余力调集更多资源,完成始皇帝当年督促必要完成的伟大功业。
不过,仙秦累垮,大汉吃饱!
仙秦留下的虚空轨道、稷下学宫分院、三公九卿、郡县制度等等,全都成为大汉最宝贵的遗产。
像轨道、学宫,只需要简单修修就能用。
当年墨家贤良带领数千万仙神修建时,就考虑过时间长久后损坏问题,布置有自我恢复的特殊神纹阵法。
只要供应上灵材即可。
所以,大汉的老百姓小日子相当不错,种完田地之后,就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去参加稷下学宫的公开讲道课程,有时间去参加集会节日庆典,有时间去和隔壁的坏大嫂吵架对骂!
老百姓空余时间多,官员自然累!
因为鸡毛蒜皮的事,他们没少负责处理。
一个字:这群吃饱了撑着的刁民!
这要是换在仙秦,他们每天辛苦累个半死,哪有充沛精力状告隔壁读书吵到他们家孩子的屁事!
很多道门弟子苦不堪言,也有很多道门弟子借机淬炼本心。
皇帝偏爱道门弟子,大量朝堂职位交给他们。
儒生就倒了八辈子霉运,除了叔孙通等极少数儒家传人得以进入朝堂,建立大汉皇帝威严、朝堂礼仪外,大部分儒生沦落到抢稷下学宫分院祭酒、助教的地步。
可问题是大祭酒张良也偏向道门,其次是法家、兵家、医家、墨家、农家,对儒家的认可不高。
如今儒家相当落魄,地位还不如阴阳家!
起码阴阳家精通算术,一个荀子弟子张苍,负责大汉上计造,统筹各地赋税,就撑起了阴阳家新牌面。
玄玑、赤霄随后虚空造物,在河边造出一艘小船和两个鱼竿等,上船钓鱼。
不过是几里地,就看到大量船只承载着几个儒生,带领着一个个小孩子,在这里祭拜屈原。
泛舟江上,是儒家圣贤提倡的娱乐节目。
但现在,儒生为了吃饭,根本没有心思游江,想尽办法发挥特长,得到一个稳定又清闲的事做才是最重要的!
最好的自然是当官,可这个暂时没办法实现。
儒家讲的道理,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在治理政务上根本没有太大作用。
人家农家出身的农官,还能教导大家怎么种田,增加灵米产量。
儒生张嘴大道理,闭嘴大道理,能吃吗?